普洱茶口感名詞解析
發布時間:2024-09-03 點擊:67
普洱茶
茶性:
專指茶湯入口后,口感的刺激性。包括香型與苦澀度,以強弱形容。
茶質:
專指茶湯入口后,湯質飽滿度、滑度、回甘、韻底,以及耐泡程度。以厚薄、重淡之分。
香氣:
鮮葉因殺青、揉捻、干燥等制程產生香氣,主要由游離型兒茶素所產生。口腔對于香氣的感覺,上顎、舌面、舌下、兩頰、咽喉間都可能感受到,依產區與制程差異,會有不同香氣與感應位置。尤以吞咽間之香氣,且能有層次變化是為上品。然而,普洱茶應避免上顎前端有高溫烘干之甜香味,以及任何異雜味。
苦澀:
茶葉的苦多由內涵物質中的茶堿產生,澀感則由脂型兒茶素導致。一般來說,苦澀度與茶質茶性強烈厚重與否相關。然苦化甘、澀轉甜的轉化速度,代表茶種的適應性與制作成敗。苦不化甘、澀不生津,則可能與茶種特性及制程不當有關。
青味:
殺青溫度不足,鍋內溫低于180°c(鍋外溫度230℃以下),或是殺青時間不足所引起。
甘韻甜質:
甘與甜,是令品茶者最回味的部分。若品茶完后3-5分鐘內,仍有喉頭與兩頰的回韻甘甜,是為佳品。
層次感:
層,重重疊疊;次,先后順序。層次分二類:一是口中的香氣與甘韻的轉變,香氣如何從舌面與上顎間的轉換,甘韻如何從舌面、二頰,以及咽喉間的轉換。第二種是每一泡茶湯香氣口感的縱向轉變。層次感通常容易出現在拼配茶與優質純料茶菁中。
煙熏味:
少數民族傳統制程中,揉茶后、毛茶干燥期間陰雨或是夜間無日照時,會以炭火低溫熏干,木炭煙熏味由此而來。雨季茶亦有可能會出現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