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茶萬桑,萬事興旺”有趣的茶諺文化
發(fā)布時間:2024-08-26 點擊:75
我們都知道諺語,而且還能信手拈來幾句“日落胭脂紅,無雨也有風”“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等等,諺語是人們口口相傳的一種易講易記又富有哲理的俗語。那么,茶諺顧名思義就是和茶有關的諺語,這是是我國茶葉文化發(fā)展過程中派生的又一文化現(xiàn)象。
百年制茶世家聚祥春通過查找資料得知,茶諺和茶俗茶禮的其他茶文化一樣不是與茶俱有,而是茶葉生產、飲用發(fā)展到一定階段才產生的一種文化現(xiàn)象。唐代末年隨著茶葉普及到平民百姓生活中,就有了關于茶諺的記載,現(xiàn)今可知的最早的關于茶諺的記載可見于蘇廣的《十六湯品》。
茶葉諺語,就其內容或性質來分,大致屬于茶葉飲用和茶葉生產兩類。在我國整個古代茶書和其他有關文獻中,基本上都是制茶和茶葉收葳方面的諺語,如“茶是草,箬是寶”和“善蒸不若扇炒,善曬不如善焙”。在古代條件下,茶葉的收藏防潮,主要用竹箬,以箬封口,剪箬置于茶中較埋儲“燒灰”或存放焙籠等辦法,要省事得多。其后一條諺曰,所謂“善蒸不若扇炒”,就是說蒸青不如炒青;“善曬不如善焙”,是指曬青不如烘青,其實這條諺語僅僅反映一些地區(qū)或一部分人對各種綠茶的推崇和喜好而已。
關于茶的生產技術方面的諺語,在南方流傳比較多,這里就以浙江的茶諺為例來剖析一下。
如“千茶萬桑,萬事興旺”是關于提倡和勸種茶樹方面的諺語。浙西開化一帶,還有有“千杉萬松,一生不空,千茶萬桐,一世不窮”等等的茶諺。這些茶諺,都較古樸,很像是明清間或更古的茶諺。
浙江茶諺以杭州諺語為代表,如“清明時節(jié)近,采茶忙又勤”“谷雨茶,滿地抓”“早采三天是個寶,遲采三天變成草”“立夏茶,夜夜老,小滿過后茶變草”以及“頭茶不采,二茶不發(fā)”“春茶留一丫,夏茶發(fā)一把”“春茶苦,夏茶澀,要好喝,秋露白”等等,都有體現(xiàn)。
值得一提的是,唐代特別是唐代中期以后,隨著我國茶業(yè)的蓬勃發(fā)展,秋茶的采制才逐漸盛行起來。所以,“春茶苦,夏茶澀,要好喝,秋露白”的諺語,是一條流傳較早的古諺,其主要的含義,是提倡和鼓勵人們采摘秋茶,并不真正說秋茶的質量就比春茶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