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品鑒安溪鐵觀音
發布時間:2024-08-26 點擊:65
鐵觀音,福建安溪漢族茶農發明于1725-1735年間。發源于安溪縣西坪鎮堯陽山麓(王說)。屬于烏龍茶類,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烏龍茶類的代表。介于綠茶和紅茶之間,純種鐵觀音植株為灌木型,樹勢披展,枝條斜生,葉片水平狀著生。葉形橢圓,葉緣齒疏而鈍,葉面呈波浪狀隆起,具明顯肋骨形,略向背面反卷,葉肉肥厚,葉色濃綠光潤,葉基部稍鈍,葉尖端稍凹,向左稍歪,略廠下垂,嫩芽紫紅色,因此有“紅芽歪尾桃”之稱,這是純種特征之一。屬于半發酵茶類。具有一般茶葉的保健功能,還具有抗衰老、抗癌癥、抗動脈硬化、防治糖尿病、減肥健美、防治齲齒、清熱降火,敵煙醒酒等功效。
安溪鐵觀音制茶葉的審評分為外形審評和內質審評。外形審評包括條索、色澤、整碎、凈度。內質包括香氣、湯色、滋味、葉底,稱“八大審評因子”。不同茶類,各項因子側重點不同,如綠茶、紅茶以外形審評為主,注重外形的嫩度、緊結度、勻度以及鋒苗多少。因綠茶、紅茶的等級和采摘嫩度是相關的,一般來說等級越高,鮮葉的采摘嫩度要求也越高。而烏龍茶以內質審評為主,注重內質的香氣和滋味,因烏龍茶采摘標準是統一的,采摘嫩度和等級沒有必然的聯系。
鐵觀音茶底
鐵觀音屬于烏龍茶,其審評按照烏龍茶審評標準進行。鐵觀音條索評比松緊、輕重,高級茶要求肥壯、結實沉重,低級茶粗松、輕飄。色澤一般要求砂綠油潤、烏赤分明,“三節色”調和一致為佳?;s、枯燥、黑燥、青燥為次。整碎要求完整,短碎為次。凈度要求凈梗片少。審評香氣,首先鑒別香氣是否正常,其次鑒別香氣高低,再次鑒別香氣長短。鐵觀音的香氣以高而長為好;高而短次之;低而短最差。
湯色指茶葉沖泡后溶解在熱水中的溶液所呈現的色彩。湯色審評主要從色度、亮度、混濁度三方面評比。鐵觀音湯色以金黃清澈明亮為佳。審評滋味先要區別是否純正;純正的滋味區別其鮮陳、濃淡、醇和(強弱)、甘甜。不正常的滋味區別其苦、澀、粗、異。鐵觀音的滋味以醇厚鮮爽回甘為好,淡薄苦澀粗異為次。鐵觀音葉底主要是看其柔軟程度。葉底柔軟,表示原料嫩度好,葉底葉質粗硬,表示原料粗老。葉底色澤軟亮,表示發酵正常。鐵觀音葉底以肥厚、軟亮、勻整為佳,青紅、欠勻、硬、花雜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