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的誤區和飲茶禮節
發布時間:2024-08-23 點擊:79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茶因其清新口感和保健功效,成了中國人最喜愛的飲品。但是很多人剛開始喝茶,難免有很多誤區禮節不知道。
先講該怎么喝茶,再講喝茶時候應注意的禮節。
喝茶的幾大誤區
1、只喝茶不品茶
茶對人來說最大的價值是養心為主、養身為輔。尤其是中年人,工作忙、壓力大,更應該給自己一點時間,耐心地泡一壺茶、品一壺茶。人在煩躁時很容易做出錯誤的決定,這時也不妨先慢慢品一壺茶,再做決定也不遲。
2、一把茶葉一個大杯子,喝一天!
在單位上班的人會拿一個大搪瓷缸,老師上課會拿一個太空杯,開公交車的老師傅手邊也總準備一個大茶杯。從早喝到晚,這應該是好多中國人印象里的喝茶吧,其實這樣做很不利于健康。茶葉不能長時間地泡在水里,時間長了,茶中的有害物質就會進入水中,這樣喝茶有害無利。
3、新茶不洗茶
無論是哪種茶,幾乎都是要洗茶的。“不喝頭道茶”才是正確的,頭道茶要倒掉,或燙下杯子。洗茶的目的一是洗塵,二是讓葉片上的小孔打開,使茶葉充分泡開出湯,這樣口感才純正。
4、越貴的茶越好
茶的價格由品質和級別決定,品質主要指茶的產地和樹種,比如大家都知道西湖的龍井好。茶的采摘時間、采摘部位、嫩芽、一芽一葉、一芽兩葉等都決定著茶葉的價錢。同樣是龍井,清明前采摘的明前茶就是最貴的?,F在越來越多的高價茶,除了滿足人們對口感的需求,更是一種身份的象征吧。茶無上品,適口為佳。
5、天天喝生茶,綠茶
普洱茶的生茶和綠茶,味道鮮香,茶湯回甘好,很多人喜歡,也有很多人堅持天天喝。其實這2種茶都是不發酵茶,雖然更多的保留了茶葉中的有益物質,但是同時也是性寒的,偶爾喝喝,但不宜每天都喝。滇紅這樣的全發酵茶,茶性溫和可以天天喝。
6、四季都喝同一種茶
普洱生茶特別好,有朋友說我就愛喝生茶,一年四季天天喝生茶,其實中國人養生是講時節的,季節不同,喝不同的茶,甚至一天當中的不同時間也要喝不同的茶,早上紅茶,中午綠茶,下午普洱,晚上滇紅。四季也是一樣,秋天寒,多飲紅茶,夏天熱,飲一些綠茶。
好多朋友還有一個錯誤認識,就是覺得喝茶會睡不著覺。其實很多發酵程度高的茶,比如紅茶、熟普洱,其中的咖啡因已所剩無幾,不僅不會影響睡眠,相反,晚飯后一小時喝點助消化的茶,可以清理腸胃,有助睡眠。
我有一壺茶,贈飲天下人。
中國人習慣以茶待客,并形成了相應的飲茶禮儀。俗話說“倒茶七分滿就好,‘杯滿就欺人’了”。從科學的角度來說也應該是這樣,這樣一杯滾燙的茶湯,讓客人從何下手呢?日常生活中,居家待客時我們常常忽略了一些該有的泡茶禮儀,這可能會讓客人覺得不夠禮貌,甚至有可能讓別人誤認為是一種常識的缺失。
茶具清潔
泡茶之前,一定要把茶具洗干凈,尤其是久置未用的茶具,難免沾上灰塵、污垢,更要細心地用清水洗刷一遍。在沖茶、倒茶之前最好用開水燙一下茶壺、茶杯。如果用一次性紙杯,在倒茶前要注意給一次性紙杯套上杯托。
取茶方法
如果家里或辦公場所是用大袋子裝的一包散茶,給客人取茶時千萬不要用手去抓茶,可以直接倒入客人杯中或先倒一部分茶在一個杯子里再把杯子里的茶倒在客人的杯中。
其次,茶葉要適量,茶葉過多,茶味過濃;茶葉太少,沖出的茶沒啥味道。假如客人主動介紹自己喜歡喝濃茶或淡茶的習慣,那就按照客人的口胃把茶沖好。
端茶之法
右手持杯,左手托杯底,雙手奉出才為敬;持杯時不能抓杯口;以防唾沫濺入杯中,不要邊奉茶邊說話。將泡好的茶端給客人時,最好使用托盤,若不用托盤,注意不要用手指接觸杯沿。端至客人面前,應略躬身,說"請用茶"。也可伸手示意,同時說"請"。
在進行注水、斟茶、溫杯、燙壺等動作時用雙手回旋。若用右手則必須按逆時針方向,若用左手則必須按順時針方向,類似于招呼手勢,寓意"來、來、來"表示歡迎。反之則變成暗示揮斥"去,去、去"了。
奉茶之法
注意先后順序,先長后幼、先客后主,應依身份的高低順序奉茶;放置茶壺時壺嘴不能正對他人,否則表示請人趕快離開;從客人的右方奉上茶,在奉有柄茶杯時,一定要注意茶杯柄要朝向客人的順手面比如右面,這樣有利于客人手拿茶杯的柄,并禮貌地請客人喝茶;如果房間里在開會或很安靜,奉茶時不要出聲,放下瓷杯子的同時要用小指墊在杯底以防瓷杯發出響聲。
添茶之法
如果客人的杯子里需要添茶了,你要義不容辭地去做。當然,添茶的時候要先給客人添茶,最后再給自己添茶。有兩位以上的訪客時,用茶盤端出的茶色要均勻,并要左手捧著茶盤底部,右手扶著茶盤的邊緣,如有茶點心,應放在客人的右前方,茶杯應擺在點心右邊。上茶時應以右手端茶,從客人的右方奉上,并面帶微笑,眼睛注視對方。
收茶之法
必須要等客人走后才能收茶,把茶具清洗干凈收好,以備下次待客之用。
茶,是禮敬的表示,友情的象征。親和力特別強,是中華平易近族一個凸起的特點。要想加強親和力,起重要有彼此的包涵和尊敬,又要禮讓和控制。
澐澐顛而不破,一語道化玄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