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毛尖屬于烘青綠茶嗎?
發布時間:2024-08-20 點擊:43
信陽毛尖具有“細、圓、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濃、湯色綠”的獨特風格,信陽毛尖屬于烘青綠茶嗎?按照干燥方式來說,炒青綠茶是炒干的,烘青綠茶是烘干的。所以我們來看一下信陽毛尖的干燥方式。信陽毛尖的干燥方式
機械烘干
初烘:機械設備宜使用適制名優綠茶的網帶式或鏈板式連續烘干機,根據茶葉品質,初烘溫度進風口宜控制在(120~130)℃,時間(10~15)min,含水量在(15~20)%為宜。
攤涼:將初烘后的茶葉,置于室內及時充分攤涼4h以上。
復烘:復烘仍在烘干機中進行,溫度以(90~100)℃為宜,含水量在6%以下。
手工烘干
初烘:將熟鍋陸續出來的4~5鍋茶葉作為一烘,均勻攤開,厚度以2cm為宜,選用優質無煙木炭,燒著后用薄灰鋪蓋控制火溫,火溫宜(90~100)℃。根據火溫大小,每(5~8)min輕輕翻動一次,經(20~25)min,待茶條定型,手抓茶條,稍感戳手,含水量為15%左右,即可下炕。
攤涼:初烘后的茶葉,置于室內及時攤涼在大簸箕內4h以上,厚度宜30cm左右,待復烘。
復烘:將攤涼后的茶葉再均勻攤在茶烘上(厚度以(4~5)cm為宜),輕輕于茶炕上(火溫以(60~65)℃為宜),每烘攤葉量2.5kg左右,每隔10min左右輕翻拌一次。待茶條固定,用手揉茶葉即成粉末樣,方可下炕,復烘30min左右,含水量控制在7%。
炒青綠茶
炒青綠茶因綠茶干燥方式采用炒干而得名。按外形可分為長炒青、圓炒青和扁炒青三類。長炒青形似眉毛,又稱為眉茶。圓炒青外形如顆粒,又稱為珠茶。扁炒青又稱為扁形茶。
烘青綠茶
是用烘籠進行烘干的。烘青毛茶經再加工精制后大部分,作熏制花茶的茶坯,香氣一般不及炒青高,少數烘青名茶品質特優。以其外形亦可分為條形茶、尖形茶、片形茶、針形茶等。條形烘青,全要主要產茶區都有生產;尖形、片形茶主要產于安徽、浙江等省市。
所以就干燥工藝來說,信陽毛尖是屬于烘青綠茶的。但是在很多文章中是將信陽毛尖歸于炒青綠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