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品大紅袍“巖骨花香韻”
發布時間:2024-08-18 點擊:100
歷代的達官貴人,文人墨客都不乏對武夷巖茶大紅袍的喜歡之情,我們從史料的記載、詩文的流風遺韻中可以看出一直以來武夷巖茶大紅袍的影響力。
徐寅為武夷巖茶大紅袍的品質寫下了“臻山川精英秀氣所鐘,品具巖骨花香之勝”的評語;范仲淹在《和章岷從事斗茶歌》中的“溪邊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栽……”,“斗荼味兮輕醍醐,斗茶香兮薄蘭芷”。他贊美武夷巖茶大紅袍的滋味,勝過甘美無比的醍醐,香氣勝過高雅清幽的蘭芷,寓意深長,倍增茶韻;清朝乾隆皇帝在《冬夜烹茶》中寫道:“更深何物可澆書,不用香醅用苦茗,建城雜進士貢茶,一一有味須自領。就中武夷品最佳,氣味清和兼骨鯁”;袁枚在《隨園食單》中寫下了“杯小如胡桃,壺小如香櫞,每斟無一兩,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試其味,徐徐咀嚼而體貼之。果然清香清芬撲鼻,舌有余甘,一杯之后再試一杯,令人釋燥平矜,怡情悅性”。還將武夷茶與其它茶相比,寫下了“陽羨雖佳而韻遜矣”的詩句;清代梁章鉅品武夷巖茶大紅袍總結了“活、甘、清、香”這幾個字。
武夷巖茶大紅袍那迷人的香氣和濃厚的茶湯滋味贏得了眾人的青睞,如何品飲這口感獨特的巖茶也成為眾多茶客所關注的焦點,故此期我們繼續邀請陳郁榕先生為讀者解說武夷巖茶大紅袍的品飲奧妙。
問:“建城雜進士貢茶,——有味須自領。就中武夷品最佳,氣味清和兼骨鯁。”從這句來源于乾隆《午夜烹茶》的詩句中不難看出皇帝對武夷巖茶大紅袍的喜愛之甚。作為自古便深受各階層肯定的巖茶,其最重要的特征是什么?
答:首重巖韻。我們來看看史料上最精辟的兩句話,一是“臻山川精英秀氣所鐘,巖骨坑源所滋。”二是“臻山川精英秀氣所鐘,品具巖骨花香之勝。”這兩句話前一句是相同的,而后一句則不同。前一句的“巖骨坑源所滋”指的是武夷巖茶大紅袍茶樹生長的生態環境,它一語道出了武夷巖茶大紅袍生長的地貌特點。而后一句的“品具巖骨花香之勝”指的便是武夷巖茶大紅袍品質風味的特點。這兩句話都提到了“巖骨”這兩個字,說明古人對武夷巖茶大紅袍品飲十分注重巖骨這一品質特點。巖骨,專業上稱巖韻,也稱地域特征。
問:不同的茶客往往對“巖韻”、“巖骨”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說是山場味很重。有的說地氣味,也有說是口感很厚重的感覺,甚至有人說茶湯中有骨頭很硬的感覺,有石頭味等等。那么在品茗過程中,究竟該如伺感受武夷巖茶大紅袍的“巖韻”?
答:目前,大家對“巖骨”這兩個字的理解眾說不一,各說各的感覺體會。對“巖骨”這兩個字,專業的評茶師表述是嚴謹的,可以理解巖韻(巖骨)為武夷山巖茶品質的地域標簽,是武夷巖茶大紅袍的品質特點(其它地區生產的茶葉所沒有的特點)。許多品飲者品飲之后感覺很厚重,有骨頭,山場味很濃很重,有地氣味,這是品飲者對巖韻(巖骨)的通俗化的表達方式。
問:如果“巖韻”是武夷山巖茶品質的地域標簽。那么“巖韻”就是區分巖茶與其他茶的一把標尺。如若同為巖茶,不同茶樹品種間又該如何區分?
答:武夷巖茶大紅袍不同茶樹品種的區分需要把握品種特征。關于這一點,我們可以用生活中常見的事打個比方,比如我們到水果市場,見到了蘋果、梨、香蕉等水果,到菜市場見到有大白菜、韭菜、空心菜等蔬菜。在水果中每種水果都有不同的味道,在蔬菜中每種蔬菜也都有不一樣的味道,而大家如果常吃這些食物,便都知道它們是何味道。這正如茶樹品種一樣,每個茶樹品種上鮮葉經加工后也各具香氣滋味。武夷茶區有這么多的品種,它們各有各的香味特點,只要你在品飲時,仔細辨別每個品種的味道,就可以知道你品飲的是什么茶了。對于不同的品種滋味,專業上稱之為品種特征。
問:武夷山素有茶樹品種王國之稱,除了世代流傳的茶樹品種外。我省各地有種植的茶樹品種武夷山均有種植。在品飲武夷巖茶大紅袍過程中,當有人問及茶樹品種時。茶主有時候會直接說品種名。有時候又會泛稱奇種,那么武夷山的茶樹品種究竟是如何分門別類的?
答:武夷山的茶樹品種大致分菜茶、品種、省茶科所培育的新品種這三類:菜茶,當地人習慣稱為奇種。武夷巖茶大紅袍的茶樹品種原是生于山巖溝壑間的實生苗茶樹,也就是說武夷山土生土長的茶樹有性群體品種,這些實生茶樹品種統稱為菜茶。當地歷代茶農、專業技術人員從菜茶原始品種的有性群體中,經過反復單株選育,單株采制,按成品茶質量是否優異為標準,并經反復評比,對品質優異者,依據其不同的特點命名為“花名”。如:醉貴妃、向天梅、白瑞香等。再從“花名”中評出“名樅”,如大紅袍、鐵羅漢、水金龜、白雞冠;品種,當地人習慣稱品種茶。也就是說我省多地種植的茶樹品種如鐵觀音,佛手,八仙,矮腳烏龍等。省茶科所培育的品種如黃觀音,金觀音,丹桂,紫牡丹等,武夷山均有種植。
問:香氣是烏龍茶品飲過程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子。那么武夷巖茶大紅袍在香氣方面有何特點?
答:我省武夷巖茶大紅袍的香型特點和閩南烏龍茶不同,閩南烏龍茶有掀蓋即香的特點,而武夷巖茶大紅袍卻是香融于水的特點。在武夷巖茶大紅袍眾多的品種中,每個品種都有各自的品種香。由于各品種種植區域不同,再加上在制茶時氣候不同以及工藝的不同,在香型上有清香、花香、品種香、辛香、乳香、蜜香、果香、地域香以及特殊香型。這些香型我們在嗅香氣時可以明顯感覺到,而這些香都與茶湯滋味是融為一體。
問:在品飲過程中,茶友們都喜歡仔細地區分巖茶的香型,比如有玫瑰花香、梔子花香、蘭花香等等。那么茶師在審評過程中,是如何具休區分香型的?
答:一個有經驗的茶師對巖茶香氣香型的表述是十分嚴謹的。這些香型香氣它似是而非,是像非像,在評茶中往往可以判定是花香型,但不能肯定這是某種鮮花的香氣。因為茶樹中的每個品種都具有自身的植物本香的物質,這些物質經加工后轉化成幾百種的香氣物質組份,而每個香氣物質組合的多與少都直接與香氣香型相關,這些香氣在成品茶中表現形式不一,因而形成了巖茶在香氣香型方面具有千姿百態的特點。
問:要認識品種風味如此豐富的武夷巖茶大紅袍。對于剛入門的新茶客來說具有相當的難度。那么在學習品飲武夷巖茶大紅袍的過程中,重在把握哪些原則?
答:對于武夷巖茶大紅袍的品飲,除了每個人各自對香氣及口感滋味的個人喜好外,經常品飲巖茶的人群可以分清這是肉桂還是水仙,甚至連一些花名和地域特征他們也都能品鑒出來。而對于品飲武夷巖茶大紅袍的新茶客來說,在選擇適合自己口感需求的基礎上,要像選水果一樣,是蘋果就要蘋果味,是香蕉就要香蕉味。對武夷巖茶大紅袍多品、多喝、多體會、多辨別,你也一定能品嘗出武夷巖茶大紅袍各品種的滋味了。
武夷巖茶大紅袍有清則幽遠,銳則濃長的品質風格。清則幽遠的品質風格表現為香味清、細、幽、純、雅的特點。銳則濃長的品質風格表現香味醇、濃、銳、厚、甘的特點。品飲者只要認真仔細分辨,是不難掌握巖茶每個品種的風味特點的。
小結:
通過品讀“郁榕說茶”專欄中的連載文章,我們可以更近距離地了解武夷巖茶大紅袍、感受武夷巖茶大紅袍魅力。對武夷巖茶大紅袍獨特的生長環境、豐富的茶樹品種、精湛的制作工藝和美妙的品飲感受也有了更專業、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和認識。我們相信,在未來的日子,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因為了解巖茶,而喜愛巖茶。
今天下午喝了一泡中發酵奇蘭,喝完后過了一會兒感覺嘴唇很干,不知是什么原因?哪位給解答一下。
同問
我去年喝冬肉的時候就有這樣的干,舌也干,當時問了老巖茶客,他們給我的解釋是沒退完火說象剛炸好的油條從鍋里撈出來就吃,干火比較大 呵呵, 我感覺是我的置茶量的關系
2015-4-28 20:04
盈盈一水
前面還認同,
后面我認為與置茶量無關.
還有與當天自身身體狀況;茶葉本身的質量和茶葉保存不當而發生變化.顯粗口沒有起到生津效果.
繼續等待解答
2015-4-28 20:48
武夷巖茶茶癡
2015-4-28 21:42
盈盈一水
學習
2015-4-28 23:27
地球超人
2015-4-29 00:23
送魚
2015-4-29 11:32
清河猷熹
我覺得:
1是個人的感覺度:有些人覺得會發干,有些人覺得又還好;有些人覺得是嘴唇發干,有些人覺得是口內發干;。。。。
2是看茶葉是新茶還是陳茶:新茶剛焙好,火未退時口內發干為正常現象,嘴唇發干就有些不正常;陳茶保管不當或是人為返潮作假的就會嘴唇發干和口內發干。。。
3是品種原因加上茶葉原料山場太差而又沒加工好等等。。。
還有一些原因沒說到,大家一起討論補充。。。。
2015-4-29 14:06
只愛正巖
我認為是濃度太高了
2015-4-29 14:25
天水茶
2015-4-29 18:09
只愛正巖
我自己的體會是,如果一個下午都在喝茶且不吃茶點就會嘴唇發干、起皮。遇到那么多的茶友只有一個和我情況相似。 問了許多人甚至醫生,都說不出個所以然,我就想是不是體質的原因??
2015-4-29 20:18
千香話茶
我也要喝!
2015-5-2 12:56
超越
樓上請喝茶
2015-5-2 22:24
竹影
2015-5-3 04:12
送魚
哈哈!!
2015-5-3 08:20
wys640
問的不是這個意思吧 ,嘴巴起皮和喝茶沒有關系
2015-5-3 08:38
盈盈一水
學習學習!!!!!!!!!!11
2015-5-5 01:24
天心扣冰
2015-5-5 19:25
盈盈一水
多吃水果,補充維abcdefg
2015-5-5 21:15
大家都
估計是喝茶前沒怎么喝水,身體缺水所致。這與茶做的好壞、火氣沒什么關系,就是仙丹也不可能剛喝下去,馬上就有反應。
2015-5-6 13:24
yudeanwu
應該可以用細胞膜滲透壓的原理來解釋.
2015-5-6 17:26
竹影
2015-5-6 18:41
武夷巖茶茶癡
2015-5-6 20:32
清河猷熹
呵呵,那可要到2008年的冬片了到時候順便把拍賣獲獎的茶葉一起給寄去
2015-5-6 23:25
只愛正巖
謝謝程姐。
2015-5-6 23:29
清河猷熹
一斤啊? 所以,你只有等2008嘍
2015-5-7 00:23
盈盈一水
2015-5-7 00:41
清河猷熹
她應該是覺得一斤量很多:)
2015-5-7 08:37
竹影
我也要,老板娘不要偏心
2015-5-7 11:35
yudeanwu
2015-6-2 19:51
茶荷
喝肉桂時,也有這種感覺,覺得嗓子甜、干
不知道是否是茶葉火氣未退
2015-6-26 08:56
茗遠
茗客兄是嘴唇干,茗遠兄是嗓子干。不是一回事嘛
程姐分析得比較到位,俺舉雙手贊成。大多數情況下,飲后發干的巖茶基本上可以理解成不生津,屬于品質較差的茶。
2015-7-1 22:51
蘭衣
這個是本質了,很有科學性的說法了...
2015-12-13 01:32
言茶
我也發現新茶會有這樣的情況,尤其身體狀況不太好的時候。
2015-12-13 01:37
凝香千盞
喝這么多年茶,印象中喝茶后口發干的情況好像極少有過。
2015-12-13 01:44
言茶
其實仔細感覺,那不是真的干,而是“干”感覺,也就是往往感覺到“干”的同時,舌下依然生津,所以那不是真正的“干”。
舌下生津卻有“干”的感覺,那應該是巖茶收斂性的作用。
2015-12-13 11:55
竹影
2015-12-13 16:34
言茶
算吧,上面進下面出,呵呵,口里還是干沒生津,個人認為如程姐的解釋當是
2015-12-13 19:16
茶荷
早上喝了一泡英國紅茶,原產地應為斯里蘭卡,檸檬油香型,屬于比較烈的一類,喝完也有‘干’的感覺,但依然是收斂性的作用。
2015-12-15 11:45
竹影
今天咽喉炎,喝什么喉嚨都是干的。
2015-12-15 11:55
凝香千盞
泡杯羅漢果吧
2015-12-15 12:06
竹影
看見了。
2015-1-8 17:44
waimoya
應該是焙火的燥所引起的,經常會出現的
2015-1-8 19:28
老茶古
茶質不好的喝了才會嗓子眼發干/.
2015-4-8 22:54
想飛的魚
學習了
2015-7-4 22:17
飛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