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市茶產業發展勢頭強勁
發布時間:2024-08-19 點擊:69
原標題:2018年我市茶產業發展勢頭強勁
本網記者 楊玉菡 實習生 涂振武
伴隨著個性化定制、“互聯網+”等新型營銷模式的競相涌現,2018年茶業市場競爭更加劇烈,而安化黑茶在全國大中型茶葉市場的占比依然呈上升趨勢。同時,多樣化的銷售渠道進一步挖掘了市場潛力,形成了生產端與消費端的良性互動,安化黑茶實現產銷兩旺,生產總值高達180億元,又創歷史新高,銷售總額同比增長18.4%。
近年來,益陽堅持把茶葉作為重點特色優勢產業來抓,不斷加大政策、資金、技術等扶持力度,黑茶、綠茶、紅茶爭相突進,茶業結構不斷優化。截至2018年底,全市茶園面積達48.91萬畝,含新擴茶園面積2.37萬畝;初制加工茶葉10.48萬噸、精制加工各類茶葉15.69萬噸,分別比去年增長9.7%和11.7%;全年茶葉綜合產值達234.36億元,同比增長17.1%。
酒香也怕巷子深。好的宣傳推介,推動益陽茶業品牌影響力持續增強。去年,“一品千年 安化黑茶”公共品牌廣告在央視持續播出;第十七屆八大處中國園林茶文化節暨安化黑茶文化周在京舉行;安化黑茶開園節吸引人民網、新華網、中心網、湖南日報等20余家媒體的“聚光燈”。此外,第29屆香港美食博覽會、第十屆湖南茶業博覽會、第20屆中國中部農業博覽會,都有我市知名茶企的身影。名聲打響,云南、湖北、貴州及省內茶葉主產區相關領導及企業負責人紛紛來益考察學習。同時,作為響當當的節會品牌,黑茶文化節再次彰顯“吸金”效應。短短四天內,200多家茶企參展現場銷售額高達2000萬元,訂單金額超過5億元,簽約經銷商1200多個,更吸引領導、專家、學者、茶商及各界社會人士2萬多人參加,開幕式人流量逾12萬人次以上,益陽黑茶可謂賺足人們眼球。
發展后勁足,還在于“新生”能力強,我市茶園提質步伐不斷加快。隨著茶園基地建設獎補政策的調整,茶園基地建設從擴面轉移到提質上來,我市積極響應,“茶中有林,林中有茶”的茶葉生態種植模式迅速推廣開來。去年,我市新認證有機茶園面積1萬畝,總認證面積達4.431萬畝;以“茶鄉花海”為代表的一批生態觀光茶園項目也在緊鑼密鼓的施工中。此外,桃江縣完成了農業農村部“2018年菜果茶綠色高質高效創建縣”項目創建工作并通過驗收,獲評2018年湖南省唯一的茶葉綠色高質高效創建項目;資陽區培育良種繁育基地200畝,完成低產茶園改造430畝、品種改良220畝、新擴無性系良種茶園1000畝,被省農業農村廳和省財政廳認定為“黑茶優質農副產品供應示范基地”。
堅持創新求變,推動益陽茶業向縱深發展。去年,安化黑茶研究院、湖南省茶葉產業技術體系雪峰山區試驗站等研發平臺工作有序開展;白沙溪安化黑茶企業技術中心等企業創新聯盟組織有效發力;“順天然安化黑茶健康研究院”等企業研發團隊逐步組建。此外,行業研發能力進一步增強,桑香黑茶、辣木黑茶、黑茶有效成分提取與應用等新技術、新產品不斷涌現,華萊研發的速溶茶、茶膠囊、茶牙膏、茶面膜為代表的下游產品推向市場,進入尋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