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老茶客告訴你泡茶的水到底要怎么選擇
發布時間:2025-03-29 點擊:15
常言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自然,喝茶的人多了,茶葉的江湖也就大了。很多茶友在喝茶的時候,會聽到老茶客們說,這茶“水路”不錯。水路?難道還有陸路?今天,我們將為大家介紹是的,何為茶客們所說的“水路”。
一直以來,關于茶葉品質的表達方式分為兩大類。一個是側重總結、強調邏輯性,依托審評專業的“學院派”,另一個則是擁有強大群眾基礎、人人皆可參與的“江湖派”。我們所討論的主題——“水路”,就是“江湖派”人士在長期喝茶、彼此交流的過程中形成的一種說法。
“水路”源于日常的喝茶
“水路”的內容
具體來說,“水路”是對茶葉內質,尤其是湯感部分的一種總結性描述。它主要包含了茶湯的厚度、細膩程度,以及耐泡程度。當我們說一款茶葉“水路較粗”的時候,通常是說這款茶葉的內質不夠豐厚,有較明顯的粗糙感。而“水路較細”指的是,這款茶葉不僅擁有厚實的內質,充足的帶湯香和甜感讓人們覺得它足夠細膩。
茶湯的厚薄程度不一樣
對于初學者來說,這樣的描述顯得過于模糊且無法判斷。因而在初期的品飲過程中,合適、得當的引導很有必要。一般來說,向圈內知名度較高的前輩們多請教,以及多參與各類型的茶會等方式可以有效增強自身對茶葉的了解程度。
多觀察、多喝茶
“水路”的合理性
當我們用審評學的觀點來看“水路”時,不難發現它存在一定的合理性。茶葉審評學中,在內質的表達方式上,滋味是否濃醇、收斂性是否充足、湯感是否干凈與“水路”的內容基本吻合。這個現象說明了,無論是“學術派”還是“江湖派”,他們對茶葉的了解有著一致的高度,差別的只是表達方式有所不同。
同一杯茶,同一個世界
說了這么多,不知道讀者對“水路”的了解是否更加充分了呢?喝茶是日常的事物,我們都在參與這個過程。無論是否懂得“水路”的內涵所在,重要的是,在喝茶的過程中慢慢建立自己對茶葉的了解程度,這樣才能更好地感受茶葉的美好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