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七大款式
發布時間:2025-03-27 點擊:15
紫砂壺長久以來,即被人們推崇為理想的注茶器。它優良的實用功能,在明清兩代的文獻中即有所記載。明清兩代人們認為茶壺之所以“黜銀錫及閩豫瓷,而尚宜陶”,是由于紫砂壺能發出茶之色、香、味,并且既不奪香,又煮熟湯氣。而紫砂壺具有七大款式。
1、只有制作人姓名的款識,如歐窯出品,有陽文“子明仿古”字樣。又如徐友泉的一件紫砂壺,壺底有真書“友泉”二字;時大彬的一件紫砂壺,壺底有楷書“時大彬制”四字。
2、除制作人姓名,還有齋名的,如項不損作品,壺底有“硯北齋”三字,旁署“項不損”款。
3、既有制作人的姓名,又有制作年月的款識,如時大彬的一件紫砂壺有“甲辰秋八月時大彬手制”等十字。沈子澈的一件紫砂壺有“崇禎癸未沈子澈制”等八字。這里的甲辰是萬歷三十二年(1604年);癸未是崇禎十六年(1643年)即李自成攻破明朝京師的前一年。
4、既有下款又有上款的,如陳鳴遠的作品中,有“丁卯上元為耑木先生刻”的題款一件。這里的丁卯是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
5、有制作人的姓名和銘文的,如“一杯清茗,可沁詩脾。大彬”,是時大彬的一件紫砂壺作品上的的題款。“汲寒(甘)泉,瀹芳茗,孔顏之樂在瓢飲”,是陳鳴遠的一件紫砂壺作品上銘文。
6、茗壺上刻有詩句的,如陳鳴遠制作的一件天雞壺,刻有庾子山詩。
七、有詩又有畫的,如陳鳴遠所作紫砂研屏一件,高六寸弱,闊四寸一分強。一面臨米芾(元章)垂虹亭詩,一面刻柯庭雙鉤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