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走筆|挑擔茶葉上哪里
發布時間:2025-03-21 點擊:26
這次隨紅網到黑茶的故鄉安化研討和采風,參觀的第一站就是“中國黑茶博物館”。展室內貼著人們熟悉的湖南民歌《挑擔茶葉上北京》的樂譜和歌詞。第二天游覽云臺山,一位朋友即興又唱起了這首歌,一時還引來了幾位的附和。隨著那優美的旋律向四周飄散,我突發奇想,今天應挑擔茶葉上哪里呢?《挑擔茶葉上北京》創作于上世紀六十年代,作品深深地打著那個時代的印記。今天,不管是人們的價值取向,還是思維方式,還有經營模式,都發生了巨大乃至質的變化。茶葉業者無疑應該超越或告別那個時候的思維。再說,中央早已出臺了嚴格的“八項規定”和“六項禁令”,其中就有“嚴禁向上級部門贈送土特產”,可見再“挑擔茶葉上北京”,就有些“不合時宜”了。那么,挑擔茶葉應上哪里呢?比如眼前的黑茶。
上那些富庶的地方。只有富庶的地方,才能消費得起黑茶,而貧窮的地方大都沒這個“雅興”。道理很簡單,溫飽問題尚未解決,哪還會有“小鼎煎茶面曲池”(李商隱語)那樣的閑情逸致呢?或許有人會說,那貧窮就沒人管了。有人管,但應由政府管,而不是“黑茶”管。因為“黑茶”已把所創造財富的一部分,通過稅金的形式上繳國家。當然,不少企業和企業家創造了巨額財富后,又不惜重金搞慈善,救濟窮人,承擔社會責任。不過,這已屬另外一個話題,就不談了。但要向這樣的企業家致以崇高的敬意。
上那些有需求的地方。有需求的地方才可能有銷路,有銷路才可能有銷售顏,有銷售額才可能有利潤,這就是經營中的“適銷對路”。其實,經營黑茶的先賢們正是這樣做的,他們長期把黑茶銷往西北。或許是飲食習慣的原因,游牧民族尤為喜歡黑茶,譽之為“生命之飲”。歷史上黑茶也銷向了左宗棠率領的進疆大軍里,因為這支軍隊多為湖湘子弟,由家鄉茶“保駕”,官兵們避免了水土不服和染上各種疾病的可能。從這一點講,黑茶又可稱為“神茶”和“救命茶”。黑茶世代銷往俄羅斯,因為他們好這一口。正因為適銷對路,黑茶也換回了白花花的銀子。假如把黑茶挑到那些沒需求的地方,其結果只能是“賠了夫人又折兵”。當然,事情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開辟新的銷售地域,培育新的消費人群,也是“挑擔黑茶”者的新的、重要的使命。
上那些能賺錢的地方。賺錢是企業的目的和生命,只有賺錢,企業才能生存、發展和壯大;才能擴大就業、按時繳稅、不斷為社會創造新的、更多的財富。否則,這一切都無從談起。而黑茶走得正是這條路,如今“大路越走越寬廣”。目前,黑茶已成了安化的支柱產業,2017年向縣財政貢獻2.8億元的稅金,這也標志著企業向更高的財富帝國邁進。不賺錢這些都不可能實現。
上那些誠信度高、法治環境好的地方。因為這些地方營商環境好,經營者完全可以放心經營,大家公平競爭,物美價廉者勝出。相反,那些不講誠信、法治環境糟的地方,常會“節外生枝”,騙子多,老賴多,吃拿卡要的多,敲詐勒索的多。在這樣的環境下經營,成本高風險大,弄不好還會血本全無。故盡量少去和不去。
挑擔茶葉上哪里,其實一句話就說明白了,按市場經濟的要求,它叫挑到哪里就挑到哪里。質量第一,誠信經營;貨通天下,賺天下的錢。其實,我在這里說了半天,都是些多余的話,因為安化黑茶早已這樣做了,他們在前賢經驗的基礎上,目前已建立起遍布全國、覆蓋全球的經營網絡。國際上在鞏固傳統地域的銷售外,又開辟了日本、韓國、泰國、新加坡市場,連一向以喝紅茶為主的法國、德國等歐洲國家,黑茶也陸續占有了一席之地。國內銷售網點更是星羅棋布,我有一位平頂山市的戰友,“退居二線”后就專職銷售安化黑茶,我最早關于安化黑茶的知識,就是從他那里得來的。如今,安化黑茶發展勢頭強勁,猶如一只和風而上的大鵬,“扶搖直上九萬里”。祝愿它越飛越遠,越飛越高。
文/劉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