嶗山茶區茶樹根圍am真菌多樣性
發布時間:2025-03-03 點擊:19
為調查嶗山茶區土壤中叢枝菌根(am)真菌資源的分布狀況,于2007年9月從青島嶗山茶區12個茶園采集茶樹(camellia sinensis)根圍土樣,采用濕篩傾注–蔗糖離心法分離am真菌,測定其物種豐度、頻度、孢子密度、相對多度、重要值、多樣性指數等。共分離到am真菌3屬22種,無梗囊霉屬(acaulospora)出現的頻度最高,其次是球囊霉屬(glomus)。am真菌孢子密度以曉望村茶園最高,高家村茶園最低;種豐度以常家村茶園最高;常家村茶園和萬來客茶園的shannon-wiener指數顯著高于其他茶園。光壁無梗囊霉(acaulospora laevis)是北嶗茶廠、萬里江茶園、櫻山春茶園、萬里江有機茶園、常家村茶園和桑園村茶園的優勢種;波狀無梗囊霉(acaulospora undulata)為萬里江有機茶園和萬來客茶園的優勢種;隱球囊霉(glomus occultum)為櫻山春茶園、曉望村茶園和萬來客茶園的優勢種。應用典型相關分析(cca)對環境因子與嶗山茶區am真菌群落組成的關系進行了分析,各因子的影響大小依次為:土壤速效磷含量〉土壤有機質含量〉種植年限〉土壤堿解氮含量〉土壤ph值〉土壤速效鉀含量。完成機構:[1]青島農業大學茶葉研究所,青島266109 [2]青島農業大學菌根生物技術研究所,青島26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