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凍天氣浙江春茶很“受傷”早春茶減產超三成
發布時間:2025-03-02 點擊:11
零下”“霜凍”“減產”……一大早,茶樹霜凍的照片刷爆了茶農孫大勤的微信朋友圈,附近幾個村的茶農在網上互相留言,大吐苦水。原來,因為清晨溫度驟降,杭州西湖區轉塘街道一帶的茶園出現了大面積霜凍,茶園很“受傷”。
看了這些照片,還沒有上山的孫大勤慌了神,趕忙去查看自家茶園。來到山腳下,遙遙一望,孫大勤的心涼了半截:整個茶園白茫茫的一片。
“哎,這次霜凍,真讓我虧大了。”孫大勤發出一聲長長的嘆息,“這些早春茶是最金貴的,最好的原本一斤能賣8000元呢,這下可凍壞了不少!”
叫苦不迭的遠不止杭州茶農。3月11日,我省各地遭遇了大范圍的霜凍天氣,不少茶園受災嚴重。據省農業廳初步估算,截至11日17時,全省茶園受災面積大約150萬畝,早春茶損失超過三成,預計經濟損失約18億元。其中,麗水茶農尤其“受傷”,37萬畝茶園受凍,預計經濟損失達4億元。
在長興和平鎮基隆塢茶場,80畝紫筍茶的新芽被凍得泛紅。茶場負責人楊驥云摘下一片受凍的芽茶,告訴記者:“別看這芽頭現在只是稍稍有點泛紅,其實里面已經失水了,等太陽一出來就會變焦變黑。”據了解,這樣的茶園可不少,長興縣的早茶因為春寒受損面積達七成。
“茶葉凍傷是天公不作美,但咱們農民也不是一點辦法都沒有。今年,我買了白茶低溫氣象指數保險,專門預防寒潮。”在安吉縣溪龍鄉徐村灣村,茶農陳鎖說,“這種保險的作用,就是在白茶開采日前10天、開采后21天內,當最低氣溫低于0.5℃(含)時發生了保險事故,茶農就能獲得理賠。”據了解,安吉全縣白茶種植面積達17萬畝,今年有3.05萬畝茶園參保這項保險。
“這個時候,除了通過保險理賠挽回損失,茶農妥善進行災后處置對減少損失也至關重要。”省農業廳茶葉專家建議,茶農首先不要盲目行動,要根據受災程度,減少養分消耗,促進茶樹下一輪芽葉萌發,盡快恢復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