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需要準備什么?怎樣泡茶?
發布時間:2025-02-17 點擊:21
基本上要準備茶具:紫砂壺、公道杯、品茗杯、聞香杯、隨手泡、茶道組、茶盤、賞茶盒、茶桶(裝有茶)、茶巾。因為不同的茶類有不同的器具,可以在這基礎上加減更換。 鐵觀音茶(泡茶步驟) (仁,義,禮,知,信,和,方,圓,小,大,高,低,愛。) 1.萬事俱備。環境清幽,洗清雙手,意為靜下心來,洗去一切煩擾,心如止水,心清如禪。準備好清水及燒水(最好用泉水泡茶,水清人也清),拆好鐵觀音(介紹鐵觀音的制作天地人和及對人體的十大功效)及雅色看形(青綠色代表健康人生健康飲品,形如小鐵,堅韌不拔),對折好茶巾(細韌意為注重細節,從小處認真做事,從小做起),擺好茶具介紹茶具的功能,欣賞茶具(有方有圓,意為外圓內方,有剛有柔,方位成功人士。)及花草(茶香如蘭花,空谷幽蘭,高風亮節,此乃真君子也)。 2白鶴沐浴。.水燒開后(100攝氏度),輕倒至五圓碗(家圓國圓人圓事圓月圓,意為人人事事團團圓圓,人與自然和諧共處),進行洗白鶴,意為長壽。把開水盛入茶海中,意為小河流入大海,有容乃大。溫水倒入白鶴上,進行保溫,意為人間需要愛心與溫暖。 3.觀音坐蓮,把鐵觀音放入五圓碗。意為觀音菩薩心腸,好運常伴大家。 4.陰陽太極(醒茶)。五圓碗倒置,用力搖。有陰陽方有世界。太極人生,以柔克剛。 5.去粗取精。用開水洗掉二圓碗的茶沫。每個人都得去粗取精才會不斷進步,從而獲得成功。 6.懸壺高沖。從低到高,從高到低。猶如人生從低潮到高潮,從高潮到低潮,反復無常,互為更替。處在低潮的人別唉聲嘆氣,高潮將來臨。處在高潮的人別盛氣凌人,低潮也會來臨。 7.騰云駕霧。意為早有凌云志。刮泡沫并消掉。 8.三起三落。將天水倒入茶海。每個人最少得像總設計師小平同志三起三落,方位精彩人生。 9.潤物無聲。天水滴入大地,潤澤天下,潤物無聲。 10.平分秋色。天水倒入各只白鶴上,人人平等自由。 11.群星捧鶴。用雙手將有字的白鶴向著客人捧到客人面前,以示禮貌,最后把自己的白鶴夾到自己面前,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 12.有來有往??腿说糜醚劬Χ嗽斨Q,后將白鶴轉過來對準主人以表真誠的謝意。 13.健康長壽??腿伺e起白鶴,先欣賞天水的顏色(淡綠色為佳,意為健康向上生機勃勃的人生。淡白色為上品,稀少,品一杯佳茗,雖淡卻回味無窮,人生的道路漫漫,也須用心去慢慢品嘗才會回味無窮。) 14.君子如蘭。聞香(蘭花香為佳,意為茶如蘭,蘭如君。) 15.回味無窮。慢慢品嘗其味(先放口中攪動舌尖后吞下,一次做5口喝下,一品完,嘴巴甘甜爽口即是鐵觀音的韻味,回味無窮。誰能尋得觀音韻?不愧是個品茶人)。 16.以禮相待。贊賞主人的鐵觀音真香真純,回味無窮。并道謝主人。 謝謝大家欣賞福賢茶行的茶道。鞠躬。 泡茶的程序:1、紫砂壺里放進適量的茶,沖入沸水,然后倒出茶水,第一遍的茶水棄去不要。 2、再泡
茶道不是簡單的泡茶,準備的東西是相當繁瑣的。下面的具體器具準備得介紹:
折疊置茶器
① 茶則:由茶罐中取茶置入茶壺的用具。
② 茶匙:將茶葉由茶則撥入茶壺的器具。
③ 茶漏(斗):放于壺口上導茶入壺,防止茶葉散落壺外。
④ 茶荷:屬多功能器具,除兼有前三者作用外,還可視茶形、斷多寡、聞干香。
⑤ 茶擂:用于將茶荷中的長條形茶葉壓斷,方便投入壺中。
⑥ 茶倉:分裝茶葉的小茶罐。
折疊理茶器
① 茶夾:將茶渣從壺中、杯中夾出;洗杯時可夾杯防手被燙。
② 茶匙:用以置茶、挖茶渣。
③ 茶針:用于通壺內網。
④ 茶槳(簪):撇去茶沫的用具;尖端用于通壺嘴。
⑤茶刀:取、倒茶葉。
折疊分茶器
① 茶海(茶盅、母杯、公道杯):茶壺中的茶湯泡好后可倒入茶海,然后依人數多寡平均分配;而人數少時則倒出茶水可避免因浸泡太久而產生苦澀味。茶海上放濾網可濾去倒茶時隨之流出的茶渣。
折疊品茗器
① 茶杯(品茗杯):用于品啜茶湯。
② 聞香杯:借以保留茶香用來嗅聞鑒別。
③ 杯托:承放茶杯的小托盤,可避免茶湯燙手,也起美觀作用。
折疊滌潔器
① 茶盤:用以盛放茶杯或其他茶具的盤子。
② 茶船(茶池、茶洗、壺承):盛放茶壺的器具,也用于盛接溢水及淋壺茶湯,是養壺的必須器具。
③ 渣方:用以盛裝茶渣。
④水方(茶盂、水盂):用于盛接棄置茶水。
⑤ 滌方:用于放置用過后待洗的杯、盤。
⑥ 茶巾:主要用于干壺,可將茶壺、茶海底部殘留的雜水擦干;其次用于抹凈桌面水滴。
⑦ 容則:擺放茶則、茶匙、茶夾等器具的容器。
折疊配件
① 煮水器:種類繁多主要有炭爐(潮汕爐)+玉書碨、酒精爐+玻璃水壺、電熱水壺、電磁爐等。選用要點為茶具配套和諧、煮水無異味。
② 壺墊:紡織品。用于隔開壺與茶船,避免因碰撞而發出響聲影響氣氛。
③ 蓋置:用來放置茶壺蓋、水壺蓋的小盤(一般以茶托代替)。
④ 奉茶盤:奉茶用的托盤。
⑤ 茶拂:置茶后用于拂去茶荷中的殘存茶末。
⑥ 溫度計:用來學習判斷水溫。
⑦ 茶巾盤:用以放置茶巾、茶拂、溫度計等。
⑧ 香爐:喝茶焚香可增茶趣。
備注:
洗茶:將沸水倒入壺中,又迅速倒出。
沖泡:沸水再次入壺,倒水過程中壺嘴“點頭”三次,即所謂“鳳凰三點頭”,向 功夫茶茶具客人示敬. “春風拂面”:水要高出壺口,用壺蓋拂去茶末兒。
封壺:蓋上壺蓋,用沸水遍澆壺身。
分杯:用茶夾將聞香杯、品茗杯分組,放在茶托上。 “玉液回壺”:將壺中茶湯倒入公道杯,使每個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
分壺:將茶湯分別倒入聞香杯,茶斟七分滿。
茶道 泡茶
過去中 國文化里講,給客人端一個水杯上來,水杯里的水不要加得太滿,否則對客人不禮貌,就是說,先給你一點點,聞到很香,吃得少的東西就會香,過去有一句話叫“多吃少滋味,少吃多滋味”。福建人喝 茶,就是用一個很小的茶杯,聞一聞,喝下去,這就是茶道。
學佛人要心如止水,心要像水一樣地平靜,意如明 鏡,意念像鏡子一樣,當你的心中有了一面鏡子,不管什么念頭出來,鏡子都會把它照出來,你能看到自己的念頭,你就知道什么叫對、什么叫錯了。因為人的眼睛看不見自己的毛病,只能看到別人的毛病,所以菩薩就叫我們在自己的心中裝一面鏡子,把自己的意念反射 出來,讓自己來看,你一看這個是惡的,那個是善的,那么你就知道自己的心是好心、還是壞心。菩薩就是要我們懂得意如明 鏡,自己把自己給照出來。
很多人以為自己很聰明,喜歡修悟性法,就是說我都明白了,修悟性法要切記,魔障特別多,這是師父今天要講的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很多人睡覺之前,想著問問菩薩:“菩薩,我能夠去做這件事情嗎?”看著菩薩的眼睛,然后自己的腦子里在想可以做這件事情,突然之間,感覺菩薩的眼睛眨了一下,其實是自己的眼睛眨了,還以為是菩薩同意了,好了,魔障上去了。你們要記住,修悟性法,魔障特別多,因為到了一定的時候,你的戒 律會減少,經??孔约何蛐缘娜耍?律會減少,覺得自己很了不起,人家都來請教你佛法的問題了,然后你對自己的戒 律減少,貢高我慢,接下來很容易墮 落,修心修得不好的話,最怕的就是退轉墮 落。
過去師父跟很多法 師講過,修得越高,跌下來越重,修得越好,做錯事情懲罰越嚴格。所以,明明是自己內心的邪思邪見,明明是自己內心的想象力,非要說是菩薩說的。很多人跪在菩薩面前說:“菩薩,你原諒我吧,菩薩,我是很苦的,菩薩,你成全我的這個欲 望吧?”你看,菩薩又眨眼睛了,他認為這是菩薩給他的靈感,這種人是最容易修偏的。神 經病是怎么來的?修到后來把自己心中想的那些邪思、不對的東西,說成是菩薩說的,這就是邪思邪見。
所以,我們修心要把苦修和悟性結合起來修,一個經??嘈薜娜耍遣蝗菀鬃咂摹S行├蠇寢屖裁炊疾欢?,她就天天念“阿彌陀佛”,天天念“觀世音菩薩”,她照樣上天,現在你們明白了吧?因為她從來不做壞事。因為他一輩子行善,不做壞事,他苦修、守戒。守什么戒呢?就是我不做壞事,我不貪、不瞋、不愚癡,所以,苦修就是要嚴守戒 律、念經、放生,去除障礙,靠這些就能夠修好。師父問你們,很多人晚上睡覺了,可是有人還在觀音堂跪在菩薩那里磕頭,人家靠的就是精進 修行。能夠苦修的人,就會慢慢地修到一心不亂,最后往 生西 方極 樂 世 界。
成佛、成菩薩靠悟性,師父講給你們聽,悟性和苦修這兩者,開始修心的時候是靠悟性,修到后來是靠真 修,現在明白了嗎?很多人一開悟,覺得自己像菩薩了,什么都明白了,自己過去怎么樣講得一套一套的,但是他不好好修,最后就走偏了。還有一些人一有點開悟,就天天磕頭,一點智慧都沒有,怎么度人???大不了修成一個阿羅漢果位。
要懂得,苦修是基礎,明白開悟是你的本性。師父告訴你們,在人間是苦多樂少,所以沒有一個人可以說自己在人間是非常的快樂。在人間修就是要學會能夠自我控圝制欲圝望,你們可以試試看自己鍛煉一下,看見一桌子的菜,非常想吃很多,但是要控 制,吃個七分飽就行了,不能把胃撐得太飽。看到男男女 女的色相,要想到自己不能有這種想法,要控 制好自己的欲 望。有些人看見床就想睡覺,不想起來,這也不行,想一想有多少次就是爬不起來,但是你一旦起來了,就真的起來了,剛才那種想賴在床 上的感覺就沒有了,對不對?所以,學佛修心要跟自己的欲 望做斗 爭。
接下來,要控 制好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這些東西都是害你的,讓你每天都有止不住的欲圝望。眼睛看見好看的東西想買;耳朵聽到人家說什么了,又開始生氣難過;鼻子聞到香的東西,又想吃,其實很多人已經吃得很飽了,但到了另一個地方,陣陣香味撲鼻,控 制不住又想吃了,這就是控 制不住自己的欲 望;舌 頭不停地想吃好吃的東西,嘴要說自己心里憋不住的話,所以要管住自己的舌 頭;身就是自己的身 體、身 體的需求,都要控 制好;還要管控好自己的意念,因為我們每天有很多的欲 望。
學佛人要懂得沒有欲 望,師父以后要你們修得高的時候,你們要沒有欲 望。比方人家說:“這個東西很好吃,你吃啊。”“好,謝謝,我隨便,無所謂。”“這個東西大家都有的?!薄拔矣辛?。”好了,沒有欲 望了,你就成功了?!按蠹叶荚谫?錢,你趕緊買股票吧?”“沒錢,我不買,我自己的錢夠用了?!蹦阌肋h沒有欲 望,這樣的人就叫行住坐臥都在修行。
過去修行人講,衣服是給你遮住身 體避寒的,所以學佛人在穿衣上不要有太多的追求,只要是普通的衣服,可以把身 體遮起來、保暖就夠了。吃東西就是食要隨緣,就是有什么就吃什么。很多人心態不好,看見東西不好,就不想吃了,一看是好吃的東西就多吃,這就是貪啊,修心的人連這個貪心都不能有。廟里的食物每天都差不多是一樣的,那你每天都要吃,而且心中要有一句話,就是“夠了”的原則,就是我今天不管吃什么東西都要覺得夠了,你就成功了。
過去中 國文化里講,給客人端一個水杯上來,水杯里的水不要加得太滿,否則對客人不禮貌,就是說,先給你一點點,聞到很香,吃得少的東西就會香,過去有一句話叫“多吃少滋味,少吃多滋味”。福建人喝 茶,就是用一個很小的茶杯,聞一聞,喝下去,這就是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