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有一萬多個茶館的成都,把茶館玩出了花樣
發(fā)布時間:2025-02-17 點擊:14
“成都,一座來了就不想離開的城市,又是中國最具閑逸氣質的都會。”沖著這句話,小編循著中國茶葉榜“中國城市茶葉地理坐標”的指引走進成都,來到了位于成都最著名的清朝古街道——寬窄巷子。
作為老成都“千年少城”城市格局和百年原真建筑格局的最后遺存,也是北方胡同文化和建筑風格在南方的“孤本”,寬窄巷子最不乏的,便是如織的游客。
而在人來人往中,可居是一個太容易被錯過的門面。在周圍大肆聲張的各式門頭和種種招徠聲中,它不動聲色地隱在巷子深處。小編尋至寬巷子17號的可居茶介門前,叩動門環(huán),出來一位眉目如黛的姑娘,輕步將我迎入,而小編今天的問茶,也要從此刻開始了……
可居是一所典型的川西老四合院,也是這片歷史文化保護區(qū)里少見的清茶館。在總共450平方米的院落里,主人花費的心思可不止點滴:從四川各地古鎮(zhèn)收來的老花窗,每一扇背后都曾有一段難忘的往事;地板是從川西鄉(xiāng)間拉的老青磚,連所有的花臺都是漢磚,斑駁粗糲的地面透出沉穩(wěn)氣場;
甚至院子里疏疏擺放的茶桌背后的石刻也出自宋代,雖然經過多年已經慢慢風化,卻更顯一份渾厚與淡然。“老物件讓人舒服,老院子讓人有回家的感覺,我希望來可居喝茶的人,有一種歸屬感。”肖烈說。
迄今為止,可居已走過了整整六年。“這座院子,光裝修就花了十個月,我的想法,是在成都老城的深處,做一個有著江南氣質的庭院。我在這里做自己的白日夢,喝茶賞花彈琴下棋,也讓別人有一個偷得浮生半日閑的地方。”她微微一笑。
而經營可居,對肖烈來說還有一層嘗試的意義。因為早些年,她曾在四川閬中買下一個有五百年歷史的院子,打造了一個四合院主題的客棧,至今深受好評。也正是那個客棧,使她設想要在成都的四合院里開茶館。“成都是個以玩出名的城市,成都人都愛玩,我嘛就玩茶館好了。”她頑皮地眨了眨眼。
清茶主義和成都氣質
在寬窄巷子漫步,人的頭上擦著擠擠挨挨的泡桐花,腳下則是記錄歷史滄桑的青磚,一方一方將人帶入到歲月深處。據說,這里過去居住的曾是那些生活閑散、追求享受的八旗子弟,所以一直風氣慵懶,到上世紀90年代后,又漸漸成為成都休閑文化的發(fā)源地。
在寬窄巷子喝茶,便是這種慵懶風氣的佐證:你既能像尋常市井中的川人那樣,隨意喝一杯蓋碗茶;也可以很講究,像此刻小編坐在可居的院子里,細細喝一泡蜜蘭香的鳳凰單樅。而就在喝茶的當口,一朵淺黃色的臘梅撲簌簌掉了下來,順著杯沿落到桌面,在日光里開出好看的弧度。
從可居的明清木門進來,迎面是手工雕刻的木屏風,三層雕花而成的牡丹,若遠看是一個“福”字,寓意花開富貴。鏤空木雕的古樸柜臺就在這屏風背后,茶藝師在柜臺旁,一邊為顧客存茶、取茶,一邊解答種種詢問。
柜臺邊沿墻設了一排中式畫柜,柜中放著國內外知名工藝師手作的茶器,類型則涵蓋了景德鎮(zhèn)的青花、釉上彩、釉下彩、玲瓏瓷、影雕等瓷器,中國大陸和中國臺灣的名家天目盞,還有來自日本和韓國的銀壺、鐵壺,以及近年來深受歡迎的柴燒窯器等。
“來者不拒是成都的氣質,茶逢知己卻是可居的性格。我對茶的要求,是最純正的口感和最品質的存在,讓來的資深茶客有好茶喝,讓剛入門的茶友有喝茶的地方。”滿院樹影中,肖烈抿唇而飲。
秉持清茶主義的可居,茶品有大眾系列和私房定制兩部分。在大眾系列中,主人為了照顧大多數人的口味,選擇的都是各個茶類中最有代表性的品牌,如白茶是福建品牌綠雪芽,紅茶有福建正山堂的金駿眉和四川本地的老品牌川紅;
至于私房茶,則往往對其出品區(qū)域和制作人有著特殊要求,比如巖茶要出自武夷山的三坑兩澗,潮州鳳凰單樅則是由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所制的特供茶。
小編也少飲一口,頓時感覺唇齒間溫熱的茶湯,已順肺腑落入胃間,也融于心間,幾道過后竟然有了汗意。
一整個長長的下午,在可居墻內墻外,是截然不同的兩個世界:一邊是熱鬧和打量,一邊是閑情與優(yōu)雅,用主人的話說,可居用一道寧靜的木門,隔開了都市中人最想遠離的市井。
開茶館是一件急不得的事
不事聲張的可居,在寬窄巷子度過的六年光陰里,見證了許多起落,也看過了許多院子門口來去更換的招牌。總有些人來了,又走了,而另一些人卻留下來,融為與這座城市相當一致的背景色。
用肖烈的話說,還是人與城市間的氣場要一致:“有些情懷、有些白日夢、有些追求還要有些隨緣,這是在成都生活的講究。”
六年光景,也讓肖烈對茶館經營有了十分的心得,她說,做茶館是一件既急不得、還要撐得住的事:“你像可居這種店的環(huán)境、這樣的體量和裝修風格,其實真正來說是針對小眾群體的,一般求熱鬧的旅游者很難進來。那么茶館本身就必須有自己的特點,并且堅持自己的特點來吸引為此特點而來的核心顧客,圍繞他們的需求做文章,把新顧客做成回頭客。”
所以作為成都為數不多的清茶館,可居也定期或不定期地舉辦一些有關品茗或賞器的雅集、講座或展覽,還邀請一些大師來和茶友交流,在圈內有相當的口碑和人氣。
其實在可居四百多平米的空間里,總共只有大小七個包間,其余全留給了公共部分:堂屋里空闊地擺著兩架古琴,庭院里是一季一季不斷開的花,綠蔭下則放著竹木的桌椅,絕不多擺一幾一案。
“因為精致,就一定要精簡,四合院要有種空闊疏朗之美,東西擺多了一定不好看。” 肖烈笑著說,“清茶館要做得精致一點、小一點,才能襯出它特有的氣質和韻味。”
談話間陸續(xù)來了幾撥客人,剛進院子就和主人打招呼,熟門熟路地走向各個包廂。肖烈解釋說,這些都是成都本地的老顧客,在可居喝茶有了相當年頭,習慣把這里當成一個別院。無論是自己想喝茶、還是來了朋友想消磨一段時光,首要的選擇便是可居。
“還是那句話,堅持自己才能贏得定位,做人也好、做茶館也罷,其實道理總是通的。” 肖烈啜口茶,又對走過去的客人招招手。
就這樣,小編的可居之夜,在寬窄巷子的喧嘩中深了起來;而小編的一杯茶湯,則化在了成都那蕩蕩悠悠的慢生活里。
小編告訴你,在寬窄巷子如何有逼格地喝茶:
1.寬窄巷子是成都市三大歷史文化保護區(qū)之一,寬巷子主要經營中式特色餐飲、茶藝,展示傳統(tǒng)文化;窄巷子主要經營西式餐飲、咖啡、展示了成都中西文化的完美合璧;井巷子主要經營酒吧,體現時尚與傳統(tǒng)并存。可以說,閑在寬巷子、品在窄巷子、泡在井巷子。
2.到寬窄巷子喝茶,建議到可居聽女主人講故事,同時品鑒六大茶類私房茶,包間費由小到大,分60元、80元、180元三個檔位每小時。你可以喝自己的存茶,坐上大半天,只要不走,沒人催你。
3.如果對建筑美學有特別興趣的茶客,可以考據可居的門扇雕窗、花臺石壁的歷史,要知道那些古董里,凝聚了一代又一代川人的生活場景。
4.再耍酷一點,就來一份地道蓋碗茶,再從街上要一個兔頭,然后喊上三五老友筑長城,邊打牌,邊聊天,就是最成都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