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山黃茶越陳越好
發布時間:2025-02-17 點擊:16
眾所周知,君山黃茶歷史悠久,相傳四千多年前舜帝二妃在君山島上播下茶籽,成為君山黃茶的母本,制作時的“悶黃”工藝傳承古法,嚴格控制溫度、水分與時間,其獨特工藝被評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那君山黃茶越陳越好嗎?具體如下!
君山黃茶的保質期
君山黃茶的存放時間不宜太長,需要在一定的時間內飲用完。君山黃茶是黃茶的一種,在綠茶制作工藝的基礎上,增加了“燜黃”的工藝,屬輕微發酵茶,因此在保質期上,黃茶要比綠茶略長一些,但是仍然不適合長期存放。一般說來,按常規儲存方法儲存,保質期大概在1至2年左右。
君山黃茶的保存方法
1、瓦壇保存
用干燥、無異味、無裂縫的瓦壇,將茶葉用牛皮紙包好,置于壇中,在瓦壇中放置一袋石類,用棉花團將壇口封住,每隔1至2個月換一次石灰。這種方法主要是利用石灰吸潮而使茶葉干燥,缺點是:存放時間太久,茶葉的香氣有所降低。
2、冰箱保存
將茶葉置于能密封的容器中,用透明膠條將蓋密封,放入冰箱的冷藏柜中。春天存放,到冬天取出時,茶的色、香、味同存放時基本不變,此方法簡便易行。
3、熱水瓶保存
將熱水倒干凈,即使內壁有垢跡或斷了低部的真空氣孔的熱水器也可用,但要徹底消除水分,然后將茶葉放進去,把瓶蓋蓋緊。
4、塑料袋保存
將干燥的茶葉用軟白紙包好后裝入其中一只內,并輕輕擠壓,以排出空氣,然后用細軟繩扎緊袋口,再將另一只塑料袋反套在第一只外,同樣擠出空氣扎緊,放入干燥、無味、密封的鐵筒內。
君山黃茶的保存禁忌
1、茶葉中的水分過多
水分會促進茶葉中的有效成分發生化學反應,水分越多,這些有效成分流失得越快,相互作用就會越顯著。因此,保存茶葉時,茶葉中的含水量最好在3%~5%,當茶葉中的水分超過6%時,就會容易變質。檢查茶葉的含水量一般可用觸覺進行估測,抓取一把茶葉,用手指輕搓,如果呈粉末狀,證明茶葉含水量在5%以內,適合保存,反之,如果葉片呈片末狀,則說明含水量較高,選購時,最好不要買這樣的茶葉。
2、茶葉接觸異味
茶葉具有很強的吸附作用,能夠吸收各種異味。如果茶葉經常與一些氣味嚴重的物體放在一起,就會嚴重影響茶葉的質量。
3、將茶葉放在高溫的地方
溫度會加快茶葉內多酚類等物質的自動氧化。溫度越高,茶葉越容易陳化。實驗證明,在零下5℃的條件下,茶葉氧化得非常緩慢,在零下20℃的條件下,茶葉幾乎不會變質。家庭儲藏茶葉,一般在10℃左右為佳。
4、陽光直射
陽光會使茶葉氧化變色,還能使茶葉中的某些物質發生光化反應,從而使茶產生難聞的氣味。
5、茶葉長時間暴露
茶葉長時間暴露在外,內含物在空氣和光的作用下會發生氧化分解等化學反應,從而使茶失去原有的真味,品質變劣,并且還會吸附外界的各種異味。
君山黃茶品質鑒別方法
1、鑒
正宗的君山銀針是經過發酵的,芽頭呈金黃色,雅稱“金鑲玉”,外裹一層鮮亮的白毫。君山銀針分特號、一號、二號3個檔次,以壯實、挺直、亮黃者為上品;瘦弱、彎曲、暗黃者次之。
2、聞
干聞香氣清鮮,似嫩玉米香,沖泡后內質香氣毫香鮮嫩。
3、看
外觀上芽頭肥壯,挺直如針,長短大小均勻,色澤黃綠,白毫鮮亮;沖泡時茶芽首先是浮于水面,懸空掛立,片刻后,茶芽迅速吸水,慢慢開始下沉,三浮三沉后簇立杯底,極為美觀。
4、品
滋味醇和甜爽。
溫馨提示:
超過保質期的茶葉,茶多酚等營養物質極易氧化,茶葉受潮變質,湯色會有很大變化,品飲價值也會相對減弱。因此在購買君山銀針時要少量購買,盡快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