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糯山里傳故事,半坡老寨有真情
發布時間:2025-02-16 點擊:21
南糯古茶山有太多的誘人之處:迷人的愛尼調,熱情的“阿哩”,美麗的“阿布”。當然還有香高味醇的茶、古老的茶王樹和多彩的南糯山故事……
古茶第一村
中國乃至世界茶葉界都知道,有座著名茶山叫作“南糯山”。南糯山所在地屬于勐海縣格朗和哈尼族鄉,“格朗和”哈尼語為“幸福吉祥”的意思。
格朗和鄉是一古老茶區,茶園大多集中連片,據統計,格朗和鄉有古茶園15000畝。當然最有名、古茶樹最多的還屬南糯山,享有“古茶第一村”之名。
產美味筍醬的地方
南糯為傣語,意為“產美味筍醬的地方”。據傣族傳說:很久以前,南糯山沒有名字,愛尼人在此居住,山上茶林山下竹,竹海連綿起伏。雨水下地,春筍破土,婦女們于竹林之間,挖筍制菜肴,多余部分制成“筍醬”。
曾有官員巡游至此,愛尼人以筍醬招待,官員認為筍醬美味,于是將其作為貢品。此后,傣族就把這山叫作“南糯山”,愛尼人也跟著就這么叫,就叫開了。
南糯山在1953年西雙版納成立自治州以前,一直屬于車里(現景洪)直接管轄,當地的茶和筍醬,皆為歲貢。
武侯遺種的傳說
關于南糯山茶葉的歷史,已經無從考證,然“武侯遺種”的故事家喻戶曉。傳說當年諸葛亮南征,路過南糯山時,士兵不服水土,紛紛病倒,諸葛亮將手杖插地化為茶樹,士兵摘葉煮水,飲之病愈,南糯山因而也有人稱為孔明山。從武侯留下茶種后南糯山就成為了瀾滄江下游西岸最著名的古茶山。
其實,諸葛亮南征沒有到達滇南,所以也不可能在南糯山留下茶種。但可以肯定的是,這里的種茶歷史非常久遠。
最早在南糯山種茶的,不是哈尼族人,而是布朗族。直到南昭時期,布朗族的先民還在此種茶;后來布朗族遷離南糯山,遺留的茶山被哈尼人繼承;根據當地哈尼人父子連名制可推算出他們已經在南糯山生活了57至58代,大約已經歷1100多年!
無論“武侯遺種”是否發生過,這傳說本身就代表了一種茶文化的繼承。無論是哈尼族從武侯手中接過茶種,還是在布朗族手中接過茶園,南糯山人都把茶文化繼承和發揚得無以復加。
南糯山茶哪家好,半坡老寨數第一
如今,南糯山茶園總面積有21600多畝,其中古茶園12000畝。古茶樹主要分布在9個自然村,比較集中的是:姑娘寨有茶園3500畝,古茶園1500畝;竹林寨有茶園2900畝,古茶園1200畝;而半坡寨有茶園4200畝,古茶園3700畝……
南糯山聞名于世,然“南糯山茶哪家好,半坡老寨數第一”。
半坡老寨地處世界古茶第一村的南糯山,坐擁千余畝古茶園,位于格朗和鄉海撥1650米的南糯山上,以原生態的風景和連片的古茶園著稱。
擁有保護完整的原始森林和具有800年上下連片的栽培型古茶園,是西雙版納州乃至云南省面積最大的古茶區。
同時,生長在南糯山半坡老寨古茶園中的栽培型茶王樹與已仙逝的“巴達山野生型茶王樹”“雙劍合璧”奠定了勐海在整個普洱茶界的超然地位,在茶葉從業者心中,有著超然的地位。
森林中的大樹茶
半坡老寨雖然建在半山腰上,但因為保護得好,古樹參天、森林茂密,溪泉潺潺,物種豐富,有許多典型的熱帶雨林奇觀,屬于天然的原始森林公園。
掩隱在茂密森林里的就是難以數計的古茶樹,盤根錯結的古茶樹透著幽古的茶韻。土質肥沃,腐植土層深厚,茶園生態優良,成就了半坡老寨優異的茶葉品質。
陳升號與半坡老寨
為更好地保護好半坡老寨古茶園,同時秉承為“天下人做喝得起的好茶”的陳升信念,力求將半坡老寨優異的茶葉品質傳承下去。
陳升茶業于2011年與半坡老寨村民小組簽訂合作協議,并建立陳升半坡老寨基地,公布統一的收購及等級標準,旨在更好地保護古茶資源、保證茶葉品質。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陳升號堅持“為愛茶人士做稱道的好茶”,陳升號“半坡老寨”原汁原味呈現給世人。
盡情感悟大樹茶的味道
該茶選用南糯山半坡老寨優質喬木曬青毛茶為原料,于國有林與半坡老寨大樹茶和諧共生之處,成就其優厚內含物質。
優秀的茶品,加之厚重的匠人精神,精湛的制茶工藝,使得陳升號“半坡老寨”歷久彌新、低調奢華,浸透著古茶第一村南糯山的天地靈氣與精髓。
茶菁片片用心,將原生態一點一滴搬出大山,價格優良,品質上乘。讓您在追求南糯茶之香甜的同時能盡情感悟大樹茶的味道,實乃是一款不容錯過的佳品。
配齊四大名山,可選擇四大名山組合(布朗山班章、易武、半坡老寨、勐宋山那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