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日常飲用有什么認識誤區
發布時間:2025-02-10 點擊:36
黑茶是一種成熟茶,俗稱粗茶,營養元素含量比綠茶、紅茶更高。由于黑茶知識的普及程度很低,雖然歷史悠久,但大部分人對黑茶的認識基本是沿用綠茶、紅茶的認知,但不同茶類不應該沿用統一標準。很多人對黑茶存在這樣的誤區:
誤區一:飲用黑茶影響睡眠
飲茶使人興奮、提精神是眾所周知的常識。因為普通茶葉中含有含量較高的影響睡眠的咖啡堿。但茯茶因制作工藝,咖啡堿在長時間的渥堆發酵過程中已經逐漸衰減,而具有鎮靜安神,保護腦神經細胞的茶氨酸保存下來了。所以飲用茯茶不影響睡眠,反而能改善睡眠質量,長期飲用甚至可以預防失眠、神經衰弱等。
誤區二:黑茶隔夜不能喝
有的人認為隔夜茶有“毒氣”,那是因為茶已發餿,但是茯茶中含有抗氧化的茶多酚等物質,茶湯的變質(被氧化過程)受到限制,具有自然保鮮的效果。且茯茶熬煮茶汁后,茶物質精華持續發酵的過程在湯汁中仍然繼續。
所以安化黑茶隔夜不僅能喝,而且湯色更透紅,茶味更純和甘甜。
誤區三:茶葉是泡著喝才好
英國科學家發現,用壺煮出的茶水更有利于健康。與簡單的用沸水泡茶相比,煮茶的方法可以釋放出更多的抗癌化學物質。
阿伯丁郡洛維特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現,茶葉在壺中煮沸5分鐘,抗氧化劑的濃度達到最高峰。抗氧化劑能吸收與癌癥和心臟病有關的有害自由基。發表在《歐洲腫瘤防治》雜志上的這項研究提出,每天飲用兩杯華萊安化黑茶能將發展成皮膚癌的風險降低65%。去年發表的由倫敦王國學院的公共衛生營養學家實施的對飲茶益處的評論總結說,每天飲用3或4杯茶水能降低心臟病風險。這項研究還提出,飲茶還能增強骨骼,防止蛀牙。同一時期,哈佛大學醫學院的科學家也總結出飲茶能降低四種主要健康問題的風險,它們分別是中風、心力衰竭、癌癥和糖尿病。
誤區四:粗茶沒有營養
茶從茶樹上采集下來分為兩季。清明前后采摘的稱為細茶,到夏秋季采摘的稱為粗茶。只有“粗茶”包含的微量元素、維生素和多糖類才充實、飽滿。就像日常生活中吃酸蘋果(未成熟)和吃熟透的蘋果一樣,其中的成份已經過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