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制作過程中是如何控制衛生的呢?
發布時間:2025-02-08 點擊:40
那么在普洱茶制作過程中是如何控制衛生的呢?
普洱茶的制作具有一套復雜的工藝流程,尤其是經過渥堆發酵制作而成的熟茶。
在普洱茶制作的不同時期,控制衛生的方式和方法也不相同,下面就從普洱茶制作前期、制作中期、制作后期三個層次。
1、制作前期原料安全衛生檢測和必要的滅菌措施
首先,衛生可不僅僅代表干凈,衛生的完整意思是護衛生命。所以控制衛生操作包含兩方面,即食品微生物衛生和食品原料理化成分衛生。
在現行普洱茶國家標準中,有詳細的微生物檢測標準與理化成分檢測標準。因此,在普洱茶制作時就需要對原料中稀土、鉛、致病菌、大腸桿菌等,對人體有害成分進行安全衛生檢測。對制茶廠房也要定期進行消毒以及滅菌措施,避免在制茶過程中茶葉沾染上對人體有害的細菌、真菌等微生物。
2、制作中期微生物之間的抑制作用
這點在普洱茶熟茶中尤為顯著,普洱熟茶要經過渥堆發酵,在發酵過程中有大量的微生物參與。發酵的不同階段微生物種類、數量都存在較大的差異,且總體呈下降趨勢。
在發酵早期毛茶中對人體有害的細菌數量較高,可是隨著發酵的進行,茶葉內溫度升高,使得一部分需要在低溫下才能生存的細菌被殺滅;并且隨著發酵的進行,茶葉中水分逐漸減少,又使得一部分細菌不能繼續繁殖而減少;再加之黑曲霉菌、酵母菌等真菌的拮抗抑制作用,細菌數量、種類不斷的減少;到發酵即將結束的后期,因為溫濕度的改變,以及微生物生長所需要的營養物質減少,細菌含量已經較低,并且很多真菌也隨之消亡。
所以,其實在熟茶的渥堆發酵過程之中,普洱熟茶的衛生品質是處于一個提升狀態。
3、制作后期必要的滅菌、抑菌措施和安全衛生檢測
我們人體、空氣、水、食物中都存在各種微生物,這些微生物大部分對我們有益無害,但也有一部分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普洱茶制作過程中控制衛生的目的,就是為了減少那部分對人體有害的微生物含量。
而就算是經過制作中期微生物之間抑制作用,提升了衛生品質的茶葉,在后期存儲過程中,也可能再次沾染上對人體有害的微生物菌類。
所以,為了避免有害微生物的再次滋生,在制作后期要對茶葉進行必要的滅菌、抑菌操作。
如渥堆之后的半成品茶,需要進行通風、干燥處理,其目的之一就是為了抑制有害菌類的滋生。普洱茶壓制之前,用蒸汽蒸茶,其作用之一也是為了通過高溫滅殺一部分有害微生物,排除致病菌,有毒微生物的污染,以及微生物毒素的產生。
在普洱茶制作后期,還需要通過篩分、挑揀、除塵等操作,除去半成品茶中的一些非茶葉物質和殘損茶葉,進一步提升茶葉的感官品質。
以上就是普洱茶在制作過程中對衛生的控制。并且,除了制作過程中的衛生,后期存儲中確保倉儲環境衛生,也是控制普洱茶安全衛生的重要環節。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hecha_zu? 為廣大茶友分享更多茶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