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紅茶發酵的秘密
發布時間:2025-02-07 點擊:23
發酵的秘密系列推出了熟普發酵上下篇,今天該來講講滇紅發酵的故事了。滇紅誕生的時間與其他紅茶相比并不算長,迄今也只有七十多年。1937年秋,馮紹裘和鄭鶴春兩位到云南實地觀察并調查茶葉產銷情況,覺得鳳慶縣的鳳山有著很適合茶葉生長的自然條件,于是開始試制紅茶,最終試制成功。茶葉條索肥實,湯色紅濃明亮,葉底紅艷發亮,香味濃郁,為國內其他省小葉茶種所未見。
這里點出了滇紅原料與其他紅茶的最大區別,滇紅采用的是云南大葉種鮮葉,這是滇紅特色的誕生基礎。生產工藝方面紅茶是共通的,都是“萎凋→揉捻→發酵→干燥”,其中最關鍵的一步也就是發酵。
紅茶正常情況下是發酵4至6小時,但具體的發酵時間長短,要看茶葉老嫩程度、天氣溫度變化、萎凋干濕程度以及揉捻程度。一般幼嫩葉、揉捻充分的原料、發酵溫度高的葉子發酵快,時間相對短一些,反之則時間要長一些。
發酵時間只是一個參考指標,發酵是否應該終止,還是應該以發酵程度為準。發酵適度一般以葉色基本變為紅黃色,青氣消失,花果香顯現為標準。如果是大批量生產,最后要用審評的方法看湯色、嘗滋味、看葉底,檢查發酵程度。頂級制茶師只說“看茶做茶”,這里面的道道很玄妙哦!
滇紅發酵的難度,主要體現在發酵的過程中幾乎是全憑發酵師傅的功力和經驗,一個閃失可能就全盤失敗了。因為滇紅的發酵環境是一個個的木箱子,且發酵原理跟熟普完全不同,其發酵是完全依靠自身的水分來進行,在放進箱子后用紗布和塑料布蓋好后,絕對不能再掀開,如果沒有發酵到位就通了風,紅茶就會發酸;發酵過程中,溫濕度不平衡(比如說溫度過低濕度過高)也會引起品飲時有酸味;紅茶是全發酵茶,如果發酵過度,茶湯也容易產生酸味,所以發酵時間要掌握好。
可以說酸味正是滇紅發酵最容易遇到的問題和技術難點,發酵期間師傅要隨時跟蹤發酵進度,發酵情況全靠師傅用鼻子嗅,可想而知對發酵師傅的經驗技藝有多高的要求。這道工藝非常關鍵,它靠的是天時地利人和,其中“人和”占主要因素,這些因素都掌握在發酵師傅手里,經驗豐富的發酵師傅基本上決定一款紅茶質量的一半,另一半當然是原料。
出產滇紅的地方,地理環境不同,茶樹品種不同,內含物質也不一樣,與傳統滇紅工藝相比,新工藝并之無太大差異,當然,在發酵時間的長短上會略有不同,現代新工藝的發酵程度略輕,傳統老工藝發酵略重。
紅茶就如溫婉細膩的美女,它深情對你,你也要溫柔以待,沖泡時一般水溫控制在80度左右,沿邊緣旋轉注水,不要急躁,慢慢激發內質,享受其中的沖泡過程,再仔細感受紅茶的香甜細滑和雅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