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龍茶和巖茶的區別
發布時間:2025-02-06 點擊:36
巖茶也叫武夷山巖茶,是中國茶葉界中的精品,它在加工工藝上與烏龍茶有異曲同工之妙,但從名字上看時,兩種茶葉卻有很大的區別,那么烏龍茶和巖茶的區別是什么?
烏龍茶
烏龍茶(oolongtea),亦稱青茶、半發酵茶及全發酵茶,品種較多,是中國幾大茶類中,獨具鮮明中國特色的茶葉品類。烏龍茶是經過采摘、萎凋、搖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后制出的品質優異的茶類。烏龍茶由宋代貢茶龍團、鳳餅演變而來,創制于1725年(清雍正年間)前后。品嘗后齒頰留香,回味甘鮮。烏龍茶的藥理作用,突出表現在分解脂肪、減肥健美等方面。在日本被稱之為“美容茶”、“健美茶”。烏龍茶為中國特有的茶類,主要產于福建的閩北、閩南及廣東、臺灣三個省。四川、湖南等省也有少量生產。烏龍茶除了內銷廣東、福建等省外,主要出口日本、東南亞和港澳地區。主要生產地區是福建省安溪縣等地。
巖茶
巖茶,因“巖巖有茶,非巖不茶”而得名。屬半發酵茶,青茶(烏龍茶),以“巖骨花香”的獨特巖韻著稱。主產區為中國福建武夷山茶區。武夷山茶區坐落在福建省西北部,有“奇秀甲于東南”之譽。
群峰相連,峽谷縱橫,九曲溪縈回其間,氣候溫和,冬暖夏涼,雨量充沛。武夷山懸崖絕壁,深坑巨谷。利用巖凹、石隙、石縫,沿邊砌筑石岸,構筑“盆栽式”茶園。武夷巖茶也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大紅袍是武夷巖茶之王。
烏龍茶和巖茶的區別
1、主要產地不同
巖茶的產地主要是在福建省北部的武夷山地區,巖茶是中國茶中之極品,中國十大名茶之一,武夷巖茶歷史悠久,體現著極大的地方特色。
烏龍茶起源于福建,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烏龍茶的形成與發展,首先要溯源北苑茶。北苑茶是福建最早的貢茶,也是宋代以后最為著名的茶葉,歷史上介紹北苑茶產制和煮飲的著作就有十多種。福建建甌鳳凰山周圍的地區是烏龍茶的主要產地,在唐末已產茶。
2、茶葉的采摘標準標準不同
烏龍茶的采摘標準,葉梢比紅、綠茶成熟。其采摘標準為:待茶樹新梢長到3-5葉將要成熟,頂葉六七成開面時采下2-4葉,俗稱“開面采”。所謂“開面采”,小開面為新梢頂部一葉的面積相當于第二葉的1/2,
中開面為新梢頂部第一葉面積相當于第二葉的2/3;大開d面新梢頂葉的面積相當于第二葉的面積。一般春、秋茶采取“中開面”采;夏暑茶適當嫩采,即采取“小開面”采;產茶園生長茂盛,持嫩性強,也可采取“小開面”采,采摘一芽三四葉。
而巖茶一般采葉標準是:長三葉采二葉,長四葉采三葉,采下對夾葉,不采魚葉,不采單葉,
不帶梗蒂。采摘時,應做至“五分開”,即不同品種分開,早午晚青分開,粗葉嫩葉分開,干濕茶青分開,不同地片分開,以利于提高巖茶品質。
3、所含成分不同
烏龍茶中含有機化學成分達四百五十多種,無機礦物元素達四十多種。茶葉中的有機化學成分和無機礦物元素含有許多營養成分和藥效成分。有機化學成分主要有:茶多酚類、植物堿、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果膠素、有機酸、脂多糖、糖類、酶類、色素等。
而巖茶所含的有機化學成分,如茶多酚、兒茶素、多種氨基酸等含量,明顯高于其他茶類。無機礦物元素主要有:鉀、鈣、鎂、鈷、鐵、錳、鋁、鈉、鋅、銅、氮、磷、氟、等。巖茶所含的無機礦物元素,如錳、鐵、氟、鉀、鈉等均高于其他茶類。
4、功效不同
烏龍茶具有溶解脂肪的減肥效果。因為茶中的主成分——單寧酸,與脂肪的代謝有密切的關系。烏龍茶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
巖茶于烏龍茶相比,除了能夠刺激胰臟脂肪分解酵素的活性,減少糖類和脂肪類食物被吸收以外,還能夠加速身體的產熱量增加,促進脂肪燃燒,減少腹部脂肪的堆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