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邊茶品種南路邊茶和西路邊茶介紹
發布時間:2025-01-29 點擊:23
四川邊茶
歷史淵源及發展
四川邊茶是黑茶的一個重要品種,產于四川,歷史悠久。按產地可將其分為南路邊茶和西路邊茶兩類。
自宋代以來歷朝官府皆推行“茶馬法”,明代的時候在四川雅安、天全等地開始設立管理茶馬交易的“茶馬司”。到了清朝乾隆年間,朝廷規定雅安、天全、榮經等地所產的邊茶專銷西康和西藏地區,稱為“南路邊茶”。所謂“南路”,是指從成都出發向南的通道。南路邊茶的毛茶分兩種:鮮葉殺青后,進行揉捻、渥堆和干燥的,稱為“做莊茶”;鮮葉殺青后,直接干燥的,稱為“毛莊茶”。南路邊茶的成品茶為康磚和金尖兩個花色。
西路邊茶集中于都江堰、平武、北川等地加工。所謂“西路”,是指成都出發向西北方向。西路邊茶的成品茶為茯磚和方包兩種。
品質特點
南路邊茶的品質特點是:外形磚型平整,灑面均勻;色澤棕褐油潤。品質優良,經熬耐泡,制成的“做莊茶”分為四級八等,做莊茶的特征為茶葉質感粗老,且含有部分茶梗,葉張卷折成條,色澤棕褐有如豬肝色,內質香氣純正,有老茶的香氣,沖泡后湯色換紅明亮,葉底棕褐粗老,滋味平和。
黑茶之西路邊茶的鮮葉原料比南路邊茶更粗老,采割當年1~2年生茶樹枝葉,殺青后曬干即可。黑茶之西路邊茶色澤枯黃,是壓制“茯磚”和“方包”茶的原料,制造茯磚的原料茶含梗量約20%左右,而制造方包茶的原料茶更粗老,含梗量達60%左右。西路邊茶其葉質粗老不成條,均為攤片,色澤枯黃,無論是外形、香氣,還是滋味都不及“做莊茶”的品質優異南路邊茶。最適合以清茶、奶茶、酥油茶等方式飲用,深受藏族人民的喜愛。
四川邊茶最大的好處是,即使各種美食令你腹撐肚圓,只要幾杯濃濃的茶水下肚,便無積食、腹脹之憂,長期飲用,還具有減肥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