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人群不宜飲茶?
發布時間:2025-01-23 點擊:20
隨著近代的西風東漸,國人開始從生化層面對茶有了更深的認識,這是歷史的巨大進步。不過,這種進步也有局限,其最大的局限性在于:現代的科學研究,過于強調茶中某一種成分的作用,忽視了茶畢竟是以咖啡堿作為獨特組分的綜合呈現及其各組分之間天然的拮抗、協同作用。例如茶多酚、黃酮等,它們并不是茶中獨有的成分,如果在科研中,過于強調或突出除咖啡堿以外的某個成分的作用,就會在不覺間偏離了茶的本質與實相,由此得出的結論,就是失之主觀與失之片面的。看山不是山,識茶已非茶,如瞎子摸象,甚至會南轅北轍。西方的哲學思維,過于強調細分,過于注重自我,習慣了以“我”這個個體來觀察實證的世界,對茶的認知,往往會忽略掉整體觀念與仰觀俯察。
清末徐珂的《清稗類鈔》認為:“茶類為茶、咖啡、可可等。此等飲料,少用之可以興奮神經,使忘疲勞,多則有害心臟之作用。入夜飲之,易致不眠。”咖啡堿可直接興奮心肌,使心跳加快,興奮交感神經,容易誘發心律失常,故快速性心率失常的患者,不宜喝茶或者慎飲。相反,學會適量飲茶,可以有效地降低“三高”,改善血管的不正常狀況,降低心臟病發作的可能性。
徐珂又說:“茶之上者,制自嫩葉幼芽,間以花蕊,其能香氣襲人者,以此耳。劣茶則成之老葉枝干.....害尤甚也。茶味皆得之茶素,茶素能刺激神經。飲茶覺神旺心清,能徹夜不眠者以此。然枵腹飲之,使人頭暈神亂,如中酒然,是曰茶醉。茶之功用,仍恃水之熱力。食后飲之,可助消化力.......若僅加以沸水,味足即傾出,飲之無害也......特有時浸漬過久,為可憂耳。久煮之茶,味苦色黃,置之腹中不可也。青年男女年在十五六以下者,以不近茶為宜。其神經系統,幼而易傷,又健于胃,無需茶之必要,為父母者宜戒之。”
上文中的“茶素”,是特指茶中的咖啡堿。徐珂不提倡嬰幼兒、青少年飲茶,這是有科學依據的。茶湯進入人體內,一般會在45分鐘之內,被胃和小腸全部吸收。由于咖啡堿的代謝,是在肝臟內進行的,因此,肝臟的健康與否,決定著它對咖啡堿代謝能力的快與慢。對于大部分健康成人來講,咖啡堿在體內的代謝時間,一般為6~8個小時;而懷孕的女性,代謝完體內的咖啡堿,大約需要18~22個小時。從這個角度來講,孕婦是不適合飲茶的,尤其是咖啡堿含量較高的濃茶,容易刺激胎動增加,甚至會影響到胎兒的正常發育。另外,茶多酚會妨礙孕婦對鐵的吸收,有引發妊娠期貧血的危險,胎兒也有可能因此罹患先天性的缺鐵性貧血。
如果肝臟存在疾患,咖啡堿會在體內累積,其代謝時間,可能會延長至一周左右。嬰幼兒或者兒童,因肝臟發育尚未成熟或其代謝功能仍不強大,所以,咖啡堿在身體內的代謝停留時間,要大大高于成人。研究結果表明:咖啡堿在嬰幼兒體內的代謝時間,可能會長達30個小時左右。搞清楚了這些道理,我們就會明白,學齡前的兒童,盡量不建議喝茶。青少年時期,正處于長身體的關鍵階段,新陳代謝旺盛,學業功課繁重,對營養的需求也會比成年人高出許多,機體的調節系統和排泄系統的發育還不夠完善。在這個人生的黃金階段,一旦發生飲食的搭配不合理,營養的攝入如果不夠均衡,就會影響青少年的正常生長發育。從這個意義上講,青少年還是盡量不喝茶、少喝茶為佳。如果實在要喝,一定是淡茶少飲。“為父母者宜戒之”,這是善意提醒,也是鄭重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