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古集市重現風采
發布時間:2025-01-19 點擊:40
坐落在大理州劍川縣的沙溪鎮,自然風光優美秀麗,歷史文化厚重,民俗民風純樸,古跡名勝眾多,旅游資源豐富,是一片安樂祥和的凈土。千百年來,以白族先民為主的沙溪各民族在這里繁衍生息、和諧共處,用他們的聰明才智和辛勤勞動創造了燦爛輝煌的民族文化,鰲峰山戰國古墓群、石鐘山石窟、眾多的明清建筑以及原始宗教本主文化無不見證著這片土地的神奇與秀美。2001年10月11日,劍川沙溪寺登街榮登世界瀕危建筑遺產名錄。
隨著劍川縣沙溪鎮中瑞復興工程的圓滿竣工,寺登街這座“茶馬古道上惟一幸存的古集市”,又逐步恢復昔日繁華和迷人風采,使這座塵封的文明驛鎮恒久的閃耀著魅力之光,并將永載大理文明的光輝史冊。
為了致力于文化遺產地的保護和可持續發展,以古建筑保護為切入點,以旅游開發為動力,努力創造一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優美人居環境,2002年8月,劍川縣人民政府與瑞士聯邦理工大學空間與景觀規劃研究所簽定備忘錄,共同組織實施了為期4年的沙溪復興工程。目前,雙方共投入建設資金人民幣2000萬元,重點實施了戲臺、興教寺、老馬店等古建筑群的維修,建成了段家登社區活動中心,完成了停車場、寺登街場鋪裝和東、南寨門等建設項目,寺登街的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變得更加古樸、幽靜和迷人。由于雙方卓有成效的工作,在項目實施期間,興教寺被列為省級歷史文化名鎮,現在申報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沙溪復興工程先后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遺產保護杰出貢獻獎和美國著名的《旅游與休閑》雜志頒發的“全球佳境大獎”等殊榮。通過項目的成功實施,大理、劍川、沙溪已經越來越引起國內外友人的高度關注,來沙溪觀光旅游的國內外朋友也明顯增多,使當地群眾從文化遺產保護中得到實惠,拓寬致富渠道。中瑞沙溪復興工程旨在樹立一個保護古老文化與現代生活共存的發展模式,該項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世界瀕危建筑遺產保護修復的典范。
沙溪寺登街成功復興,是劍川縣人民政府和瑞士聯邦理工大學密切合作、共同努力的結果,工程始終致力于文化遺產地的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努力使當地群眾從文化遺產保護中得到實惠,拓寬致富渠道。隨著過境劍川的大麗高等級公路以及貫穿沙溪的平甸公路的即將開工建設,劍川文化旅游產業將迎來難得的發展機遇,沙溪寺登街必定會成為國內外知名的旅游品牌,造福于劍川各族人民。同時,工程的成功實施對繁榮大理州地方民族文化,打造地方特色文化旅游品牌,發展文化旅游產業和建設民族文化大州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