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義順茶社
發布時間:2025-01-15 點擊:33
南京人有“早晨皮包水,晚上水包皮”的生活習俗,是說早上去茶館喝茶,晚上去澡堂洗澡。那時夫子廟地區有不少老茶館,其中在文德橋下聚量亭旁的“義順茶社”是我外公帶我去的最多的茶社。茶社是前后兩間大平房,前進是做早點和燒茶水的地方,在燒水的爐灶上火光熠熠,幾只長嘴巴的銅壺在滋滋地冒著水氣,那壺蓋被水蒸氣掀得一起一落的,霧氣彌漫在整個空間。爐灶旁的長桌上放著排列整齊的茶壺和一些很小的圓鐵筒,筒里盛著已散好的茶葉,來了顧客,伙計就把小筒里的茶葉倒進茶壺里,用開水沖泡,取上杯子,送到客人坐處。一天下來賣了多少茶,數數那空著的小筒就知道了。后堂是顧客入座的地方,我每次跟外公去茶社都喜歡店里做的酥燒餅,當時燒餅是用碟子裝著,還外加一只麻油或麻油胡椒碟,我們小孩怕辣,就用酥燒餅蘸著麻油吃,那真是酥香可口,非常好吃。義順茶社也是那些愛玩鳥的顧客聚會的地方,在屋檐下掛滿了鳥籠,進入其中,只聞百鳥齊鳴,滿屋啁啾,如入山林。我記得有些老顧客吃完茶,把茶壺蓋反過來蓋在壺口上,表示還要來吃“二道茶”那就不再收茶錢了。每逢農歷大年初一,大多數人因除夕守夜,初一都起得很遲,要睡個“元寶覺”,而外公都要把我喊起來,去“義順”吃茶,圖一個“一順百順”吉利之意。所以在我小時,從初一到年底,在一年中外公都要帶我去茶社好多次。雖然現在我也上了年紀,但喜歡喝茶已養成了習慣。可惜這種老茶館喝茶的氣氛,在夫子廟各家茶社已看不到了。當然“義順茶社”也早已不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