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技巧:泡茶時如何控制茶葉的投放量?
發布時間:2024-12-31 點擊:38
泡茶有講究,茶葉投放量、茶葉浸泡時間,以及泡茶的水溫等,這是決定茶湯濃度的三大要素,如果茶葉放多了,浸泡時間就要縮短,如果放得少,那就要適當延長浸泡時間,那么,茶葉投放時怎么控制這個量的問題呢?
茶葉放置量要考慮茶葉的外形與粗細的程度。一般常看的茶葉外形,就泡茶角度言之,可分為下列三類。
特密級:如劍片狀的龍井、煎茶、劍狀的龍井、煎茶、針狀的工夫紅茶、玉露、眉茶,球狀的珠茶,碎角狀熏花香片等。
次密級:如揉成球狀的烏龍茶、肥大帶絨毛的白毫銀針、纖細膨松的綠茶等。
膨松級:如包種茶、白亮烏龍、葉形粗大的碧螺春、瓜片等。
假設第一泡欲浸泡一分鐘得出適當濃度茶湯,那特密級只要放1/5壺量即可,次密級要放1/4壺,膨松級放六、七分滿。第二道以后看茶葉舒展狀況與品質特性決定增減的時間,以下數項是應考慮的因素:
揉捻成卷曲狀的茶,第二道、第三道方完全舒展開來,所以浸泡時間往往需要縮短。
揉捻輕、發酵少的茶,可溶物釋出的速度很快,所以二、三道后濃度緩慢,必須增加更多的時間。
溫馨提醒:現在很多茶葉都有小包裝,一包剛好一泡,拆開就能使用了。此外,如果水溫高,浸泡時間宜短,水溫低,浸泡時間要加長,另外,茶葉投放量也影響著浸泡時間,量多的浸泡時間要短,量少的宜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