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名士
發布時間:2024-12-25 點擊:34
大紅袍:“茶中之圣”
產地:大紅袍是武夷巖茶的一種,武夷四大名樅之一。產于武夷山天心巖九龍窠的高懸峭壁上。名樅是巖茶之王,四大名樅是名樅中的精品,而“大紅袍”又位居四大名樅之首,所以有“茶中之圣”的佳譽。
質量特征:外形粗壯緊實,葉端歪曲,湯色橙黃光亮,香氣濃郁清長,具有濃郁的桂花香;味道濃爽,歷經九次沖泡而不脫真味——桂花香,具有爽口回甘的特征;葉底肥厚柔軟。
鳳凰單樅:19世紀譽滿全球
產地:鳳凰單樅產于廣東潮汕,19世紀中葉即譽滿國際茶葉市場。
質量特征:鳳凰單樅只在春茶采制,普通在下午2~4時采摘,利用夜間手工制造。外形條索肥壯、緊結、重實、勻整挺直,色帶褐似鱔皮色,油潤有光;內質香氣清高悠深,具有天然花香,湯色橙黃明澈光亮,沿碗邊呈金黃顏色邊,味道濃爽,潤喉回甘,葉底邊緣朱紅,葉腹黃亮。鳳凰單樅因香氣味道的差別,可以分為黃枝香、芝蘭香、桃仁香、玉桂香、通天香等名品,質量各具特點。
黃金桂:奇香似桂花
產地:黃金桂產于福建安溪,創制于清朝,因湯色金黃又有奇香似桂花而得名。在產區多稱黃旦。
質量特征:條索緊細,色澤潤亮金黃,香氣幽雅鮮爽,帶桂花香型,味道醇細甘鮮,湯色金黃光亮,葉底中央黃綠,邊緣朱紅,柔軟光亮。
鐵觀音:“美如觀音重如鐵”
產地:鐵觀音原產于福建的安溪縣。安溪早在唐朝就已產茶,鐵觀音始創時間在清朝。其茶沉重似鐵,外形優美,人稱“美如觀音重似鐵”。
質量特征:鐵觀音的制造工藝非常復雜,鮮葉經涼青、曬青、做青炒青、揉捻、初焙、復揉、復焙、復包揉、文火慢烘、揀剔等工序加工而成。好的鐵觀音,在制造過程中因咖啡堿隨水分蒸發還會凝成一層白霜;沖泡后,有天然的蘭花香,味道醇濃。安溪鐵觀音名揚福建、廣東、臺灣、香港、澳門等地區以及日本、泰國、印尼、新加坡等國家。
洞凍頂烏龍:來自臺灣,系知名門
產地:頂烏龍產于臺灣南投鹿谷鄉的凍頂山。相傳清咸豐五年臺灣南投有一青年從福建武夷山引入適制烏龍茶苗植于凍頂山,并加以精心培育,獨自采制成品茶。
質量特征:洞頂烏龍外形呈半球狀,條索緊結整齊,葉尖卷曲成球,色澤黑綠艷麗,并帶有青蛙皮般的灰白點,干茶具有強烈芬芳。沖泡后,湯色橙黃,明澈光亮,幽香而幽雅,香氣近似桂花,味道醇厚,喉韻感染,回甘力強。葉底稍通明,葉緣鋸齒發酵變紅,葉身淡綠,葉緣紅鑲邊。
武夷水仙:得山川清淑之氣
產地:武夷水仙產于福建武夷,始于清道光年間。武夷水仙“得山川清淑之氣”,曾有過光輝的歷史,《紅樓夢》中賈母最愛喝的“老君眉”就是武夷水仙。清光緒年間產銷量曾達500噸以上,暢銷閩、粵、港、澳、南洋群島、新加坡和美國舊金山等地。現在武夷水仙已占閩北烏龍茶的60%~70%,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質量特征;水仙茶做青階段與普通烏龍茶基本類似,做青后的工序略有不同。成茶條索緊結沉重,葉端歪曲,色澤油潤暗砂綠,稱“蜻蜓頭,蜻艇腿”狀;泡后香氣濃郁,具有蘭花幽香,味道醇厚回甘,湯色明澈橙黃,葉底厚軟黃亮,葉緣朱砂紅邊或紅點,人稱“三紅七青”。
風味獨特的閩南水仙
產地:清咸豐年間,永春仙溪鄉人鄭世報從閩北引種水仙茶,在永春及閩南種植,制茶時注重外形的卷曲緊結,提高包揉工序與次數。成茶更耐泡、香氣更足、味道更醇、湯色更亮,構成風味獨特的“閩南水仙”。
質量特征:閩南水仙外形肥壯勻整,緊結曲卷,色澤光潤,褐黃、黛綠交錯。泡后香氣清高幽長,有蘭花香,湯色明澈橙黃,味道甘醇鮮爽,葉底黃亮,連泡屢次,香氣仍久溢不散。
摘自清雅源茗茶官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