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與茶館
發布時間:2024-12-12 點擊:44
清代末年,成都茶鋪眾多,據傅崇矩《成都通覽》統計,全城有454家,當時人也稱為茶社。茶客們可以邊喝茶邊欣賞評書和揚琴。茶社里的甕鍋很大,隨時備有熱水,多數取用井水,甕里的水沒有燒開,并不能飲用,供周圍居民用一文錢買一罐或一竹筒,拿回家洗臉。
1908年勸業場(今商業場)開業后,成都新添宜春樓、第一樓、懷園等高檔茶鋪,“茶香、水好、座雅、樓高”,茅茶每碗4文,春茶、白毫6文,香片32文。
劉華豐茶號出售茶葉的價格為:烏龍上品每斤4元,中檔的每斤3元2,龍井上品每斤3元2,中檔每斤2元4,香片高檔的每斤2元,中檔的每斤1元6。
當時,四川產茶的州縣很多,彭縣(今彭州)、什邡、灌縣(今都江堰)、汶川、新繁、崇慶(今崇州)、南江、通江、廣元、江油、青神、銅梁、鹽源、綿竹、平武、安縣、大邑、洪雅、峨眉、雅安、名山、合江、珙縣、南充等都盛產茶葉。成都華陽東山一帶還有很多野生的老鴉茶(對節樹)。海會寺街設有官營茶葉總店。
當時稱云南產的普洱茶叫春茶,有一些造假者將茶鋪用過的茶葉曬干,再在表面加點好茶即成,敘府造假春茶比較多;成都人也喝味道略帶苦澀味的苦丁茶,多來自雅安;此外還有茶磚、苦田茶、毛茶、紅白茶等,后者每斤20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