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藝為什么要稱為茶藝你知道茶藝一詞的來源么
發布時間:2024-12-12 點擊:50
茶藝自古就有,中國茶藝也被稱為是一種文化。茶藝廣泛吸收和借鑒了其它藝術形式,并擴展到文學、藝術等領域,形成了具有濃厚民族特色的漢族茶文化。中國茶的藝術,萌芽于唐,發皇于宋,改革于明,極盛于清,可謂有相當的歷史淵源,自成一系統。人們認為茶藝的來源就是在唐朝,但“茶藝”一詞卻是在近代才產生的。
“茶藝”一詞產于何時
上世紀70年代中期,臺灣人民認識到自己的傳統歷史文化有其優越性的存在,對于自己的民族文化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于是,一群知識分子迫切地希望回歸到中國文化的源頭將中國文化挖掘出來展示在世人的面前,來提高中國文化的地位。因此,將目標轉移到傳統的民俗,從童玩到高層次的戲曲,如:剪紙藝術、打陀螺、放風箏、布袋戲、國樂、國書、國劇、中國功夫等民俗活動,一時間熱門起來,并儼然成為一種時尚,飲茶文化也就應運而生,因此就有了關于茶道茶藝的雛形稱謂。這就是“茶藝”的來源。
茶藝為什么稱為“茶藝”
為了恢復弘揚品飲茗茶的民俗,有人提出“茶道”這個詞。但是在那個時候,有人指出茶道雖然是在我們中國,但已經被日本占用了。日本那時候的茶道早已做的有聲有色,一提到茶道世人就只會想起日本,這樣不利于中國茶文化的地位的鞏固和宣傳。于是又有人提出“茶藝”這個名詞。這個詞受到了大多數人的贊同,“茶藝”就這么產生且確定下來了。
自此之后,1978年,臺北市和高雄市分別組織成立了“茶藝協會”,代表了“茶藝”已具雛形。到了1988年,臺灣訪問大陸的文化訪問團在上海與壺藝大師公開談論茶藝,將“茶藝”這個名詞到大陸茶界,也是“茶藝”一詞首次正式在大陸出現。當時的茶藝就分為廣義和狹義兩個方面,廣義的茶藝是研究茶葉制作的原理、原則,如茶葉的生產、制造、經營、飲用的方法等,以達到人類在物質和精神全面滿足的學問。狹義的茶藝是研究如何泡好一壺茶的技藝,和如何享用一杯茶的藝術。
究其“茶藝”的來源,其實在中國古代早已有之,只是中國早期所謂的“茶藝”概念并無深刻內涵,只是從“泡”的手藝為出發點,并無從“品”的藝術體現。但是茶文化經過了上千年,茶道茶藝卻被日本人鉆了個空,日本將茶道茶藝表現的更加淋漓盡致,而中國的茶藝卻還讓人誤解為只是泡茶的過程和手法。在20世紀國人就有發展自己茶文化的思想,到了現在卻都沒將中國的茶文化屹立于世界茶文化之林,中國的茶文化復興之路還要走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