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茶樹群體種
發布時間:2024-11-22 點擊:49
群體種為早期種生苗(實生苗)品種,為多數變異種的總稱,并非一個品種,是1987年以前國營廠茶品的主要原料。1985年后因良種茶的大量培植而漸被忽略,2003年才因“勐海云梅春茶”的出現而再度被重視。主要特征為葉體肥厚,茶菁色澤墨綠,質重、香濃、苦澀度高,口感介于野生茶與野放茶之間,屬于制作普洱茶之優質茶種。勐海地區部分茶種一芽一葉呈現紫色,口感刺激性稍強,茶質厚重,花青素含量高,當地居民稱之“紫芽”,為變異造成,與日照程度無絕對關聯。
1987年以前茶品原料均為群體種,與1992年勐海茶廠茶品92方磚、7542等茶品以群體種為主,1997年香港、臺灣茶商訂制之“老樹圓茶”為第一批群體原始種純料。2003年勐海茶廠“勐海云梅春茶”為巴達山、布朗山群體種純料,為第一批有意識制作群體種紫芽之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