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升學堂:普洱茶陳化(二)
發布時間:2024-11-18 點擊:81
上一期的陳升學堂講述了普洱茶陳化的概論及原理,本期陳升學堂將為大家講述普洱茶陳化的時間及條件。
普洱茶陳化的時間
普洱茶生茶、熟茶的品質轉化在一定時期內各有差異,具體如下:
普洱生茶
普洱茶自然陳化緩慢,視環境條件,在一定的期限內,具有越陳越香的特點。
以第七泡湯色為基準,由最初的黃綠(1~2年)→金黃(3年)→橙黃(3~5年)→橙紅(5~8年)→石榴紅(8~15年)→寶石紅(15~30年)→酒紅(30年以上),其湯色變化形成一個完整的過程鏈條。
(圖片僅供參考)
普洱熟茶
是云南大葉種曬青茶采用特定工藝,經后發酵(快速后發酵或緩慢后發酵)加工形成的散茶和緊壓茶。
熟茶陳化視環境條件,通常來說需要3~5年,其經陳化后,香氣獨特陳香,滋味醇厚回甘。
普洱茶陳化的條件
貯藏條件對普洱茶的陳化變化影響非常大,貯藏條件不同,普洱茶的香氣和口感變化差異明顯。尤其是溫度、濕度兩項關鍵條件,能夠極其顯著的影響普洱茶轉化的好壞和快慢。
普洱茶的倉儲是后發酵的表現方式,而控制貯藏條件是普洱茶后期轉化所采取的必要措施,陳化的影響因素主要有溫度、濕度、氧氣、微生物、光照等。
1、溫度
普洱茶陳化的適宜溫度一般為25~30℃,溫度不可驟變。溫度太高容易過度陳化,影響茶湯水性給予口感的鮮活度,溫度太低則不易于普洱茶的陳化轉變。
2、濕度
普洱茶對于水分的吸附性很強,因此倉儲條件要求年平均濕度不高于75%,否則易霉變。另外,還應及時開窗通風,散發水分。
3、氧氣
在普洱茶倉儲過程中,發生的化學變化主要是氧化還原作用,因此,氧氣是不可缺少的。當氧氣不足時,微生物繁殖困難,酶的催化作用難以表現。一則使茶葉內含物質的變化不足,滋味平淡;二則微生物分解同化,茶葉中可溶性糖氨基酸減少。但氧氣過于充足也會導致茶葉內含物質過氧化,使葉底烏暗。
4、微生物
微生物在后發酵過程中所引起的各種化學作用,對茶葉品質影響很大,有利有弊。在溫度、濕度、氧氣等條件適宜下,微生物對普洱茶轉化有積極作用,但超出適宜條件,微生物對普洱茶的轉化會有消極作用。
5、光照
紅外線使茶葉升溫,紫外線加快光化作用,酚類物質、葉綠素更容易氧化導致色澤、滋味變化,失去其原有風味及鮮度。因此,普洱茶陳化應注意避光。
6、其他條件
(1)忌異味
茶葉屬于多空疏松體,富含高分子的棕櫚酸和萜烯類物質,易吸收異味,因此陳化過程要忌異味,也要注意必要的通風換氣。
(2)利用竹箬包裝
傳統的包裝材料和方式,有助于普洱茶在后期陳化過程中過濾雜味,起到確保茶香純正的效果。另外,對于空氣中水分的吸收也有一定作用。
(3)注意陳化期限
對于普洱茶陳化期限,沒有定論資料,僅是品茗者直覺判斷其陳化程度。有業內人士認為,普洱茶陳化有極點,極點之后必須加以密封貯存,以免繼續陳化造成茶性消失,品味衰敗。
如故宮的金瓜貢茶,陳化期已達二百多年,曾有專家對其品鑒,評語是“湯有色,但茶味陳化、淡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