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巖茶和半巖茶,半巖茶不如正巖茶!
發布時間:2024-11-08 點擊:197
和葡萄酒等復雜的農作物一樣,巖茶的品質,最主要的影響因素就是生長環境。按產地來分,傳統上分正巖茶、半巖茶和洲茶。這是用來鑒定巖茶品質和檔次的最主要劃分。下面我們主要來了解下正巖茶和半巖茶!
正巖茶和半巖茶
1、正巖茶
正巖茶性溫不寒,久藏質不變,味厚而甘,不苦不澀,香勝蘭蕪,氣韻回旋,泡水特長,可耐沖泡六、七次以上,色黃而略碧,清沏如茶油,葉底如緞面光亮,綠葉紅鑲邊的。
正巖茶所生長的礫石的結構,有許多溝溝坎坎,這種溝溝坎坎一個是為漫長射關形成提供一個條件.第二他這種結構很疏松,土質在下雨天就可以吃水,天晴是釋放,使得景區里頭的濕度,都在70%以上,這樣可滿足茶葉生長過程對高溫的條件,但是根部是怕水浸的,亂石空隙迅速釋放水。這些都為茶樹生長提供了特殊的條件。也是正巖茶好喝的地方。
從形態辨別,一般葉肉肥厚壯實正巖茶大紅袍,條形似蛤蟆背、蜻蜒頭、有些具有紅綠黑三節色。這些主要特征的形成,是由于此類茶葉多產于峰巒巖壑之間,爛石沃土,清泉細流,秀氣所鐘,得天然培育之所,所以芽葉肥碩,茶質特佳。
2、半巖茶
半巖茶是指武夷山景區72平方公里外邊緣所產的茶葉,質稍次,而韻味則差別頗大。通常味尚醇滑,但欠甘鈞,香氣清沏,稍欠蘭花韻味,葉底軟潤,間帶黑葉,水色則清紅略暗。其形態特征,一般尚緊實整齊,色澤尚顯紅黑稍帶綠色。而產于溪沿洲地的,則稱為洲茶。品質又會更遜些。價格也是有區別的。
巖茶的品種多樣化,即使是老行家也不一定都品全,關鍵還是要看巖茶主要的是原料好壞、工藝的好壞、是否為正巖(內山的)。要輕松識破正巖、半巖、外山茶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學會的,而需要你長期的品鑒及對比品悟喲。
三分工藝,七分原料,產地決定了巖茶的基本品質之后,其實武夷山制作茶葉在各個山口都有微小的差異,每戶農戶在采摘加工水平不一致,況且,做茶有時候本身具有一定的偶然性,我們就不可以斷定,正巖一定就是好茶,而半巖就一定不如正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