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毛峰的采制與加工工藝
發布時間:2024-11-06 點擊:160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
黃山毛峰的采制時間和制作工藝尤為講究,根據最后成茶等級的不同,制作工藝和采摘時間也有所改變。
特級毛峰于清明前采制,標準的一芽一葉。至于一至三級的黃山毛峰則是在谷雨前后開始采摘,一級黃山毛峰的采摘標準為一芽一葉或者一芽二葉初展。至于二級和三級黃山毛峰,采摘的標準為一芽一二葉和一芽二三葉初展。所有等級的黃山毛峰茶均是上午采摘下午便開始制作,下午采摘,則晚上必須開始制作,萬不可過夜,這樣是為了保證所有等級毛峰成茶厚后的品質。
從鮮葉到成茶,黃山毛峰共需要經過三個步驟,分別是殺青、揉捻和烘焙。
殺青時,通常為機器炒制殺青,現在純手工的很少了,炒制時有六要,是優秀手工炒制的標準:要單手翻炒,手勢要輕,翻炒要快,揚得要高,撒得要開,撈得要凈。炒制殺青時,炒到鮮茶芽變得柔軟,光澤褪去,青草味消失,有輕微茶香散出即可進行下一步,揉捻。
特級和一級黃山毛峰在殺青到差不多時,要繼續在鍋中輕柔。二三級黃山毛峰在茶青完畢后要馬上出鍋,散熱冷卻,隨后輕柔。無論是特級、一級,還是二三級,在揉捻時均要注意手法,宜慢不宜快,宜輕不宜重,要邊揉邊抖,這是為了保證茶葉的完整,并使其白毫顯露,色澤也更為綠潤。這時可進行最后一步,烘焙干燥。
烘焙也叫作烘青,所謂烘青,便是采用將茶葉整體烘干的方法蒸發水分,使用的器具恰似平常家中使用的蒸籠,不過不用蓋上方的蓋子,便于水分蒸發。烘青過程中共分為三步:殺青、揉捻、干燥。所以還是要經過揉捻的,形狀會有所改變,并不會是鮮茶葉原本的形狀。
黃山毛峰的烘青分為初烘、足烘和復火三步,烘干時,茶葉要攤勻,翻動要勤,動作要輕,火候要穩定。初烘和足烘之間要經過一次攤晾,最后復火完畢,黃山毛峰即成茶。
黃山毛峰被劃分成四個等級,分別是:特級、一級、二級、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