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言觀世,微博茶話
發布時間:2024-11-03 點擊:46
@商業評論網:
#找魂茶文化#茶道不排斥生意,更沒有仇視利潤的情結,但嘴上有道、心中無道的偽君子式茶道,或者空洞無物、錯漏百出的茶文化理念,恰恰是中國茶文化的最大敵人。中國茶如何嵌入現代中國人的消費生活習慣,這是一個新課題,從歷史或他國都找不到可拿來就用的良方。
點評:還是那句老話,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吐著象牙的狗:
【大吉嶺茶在中國有戲嗎】《印度教徒報》消息:該國阿薩姆和大吉嶺地區將以高端茶瞄準中國極品人群。印度人的信心來自“質量”,如大吉嶺紅茶以有機、天然、口感聞名于世。問題是以茶文化鼻祖自居的中國,其高端茶市真會在大吉嶺面前俯首稱臣的?
點評: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
@八馬茶業官方微博:
#微八馬#展昭道:“那日我探東京快活林,獲得錦毛鼠的行蹤,卻誤中機關,身受重傷。我強提一口真氣,一路跌跌撞撞到開封府,突然喉頭一甜,眼前一黑……”公孫策關切地問:“你吐血昏倒了?”展昭:“不,是包大人給我喂了一口茶。”
點評:最q版三俠五義。
@乖混混_傅曉田:
意大利人喝下午茶是一種休閑;法國人喝下午茶是一種情調;英國人喝下午茶是一種生活。我是中國人,我喝下午茶是跟朋友一起休閑,講述生活,也享受自己的小小情調。
點評:在一個被各種觀念不斷刷新心理底線的時代,多喝喝下午茶絕對有必要。
@家住龍井村:
喝的是茶,嘗的卻是生活。人生是一張有去無回的單車票,沒有彩排,每一場都是現場直播,把握好每次演出便是最好的珍惜。
點評:歲月漸老,茶杯日涼,好好感受個中真味吧。
@小茶婆婆:
人生初成長很像普洱由生茶逐漸熟化的過程。普洱生茶時喝來苦澀刺激,如同人初入社會,硬朗而生澀;熟化的普洱則圓潤厚重,如同寬和而處世無驚的老者。普洱茶日久彌香,人歷事才有味道。
點評:無關財富,須得外表謙和、內心彪悍的人生才愜意。
@中國茶多網:
【愛茶的5個理由】1、維生素c:茶葉中維生素c含量很高,只需25克就可滿足一日的需要。2、茶多酚:茶葉最吸引人的功效就是抗衰老。3、維生素b:茶葉對皮膚很有好處。4、無機鹽和礦物質:人體所需的這些元素,茶葉中大都含有。5.陶冶情操:飲茶,就是品味一種文化。
點評:補充總結—茶人眼里出西施。
@茶百科:
【茶點搭配】1、厚重普洱包容甜和偏油的點心。2、白茶花茶或輕發酵烏龍茶,易配低糖或咸味點心。3、濃郁耐泡老巖茶,易配偏甜的如意涼糕、米糕類點心。4、包著豆沙、芝麻或玫瑰豬油的酒釀餅,配綠茶甜味更柔和。5、甜配綠,酸配紅,瓜子配烏龍。
點評:酸甜苦辣咸,愛茶更愛胃。
@鳳凰茶道李昂:
【飲茶口訣】綠茶殺菌清毒臭;紅茶醒目解油膩;花茶降火祛暑熱;棗茶益氣補精髓;醋茶止痢治牙痛;姜茶發汗顯神威。飯后用茶助消化,燙茶急飲傷五內;選茶品茶有學問,興致順心增年歲。這些你記住了嗎?
點評:健康秘笈,與每位喝茶人士共勉。來自:中外煙酒茶2012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