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人教您如何正確的品鑒信陽毛尖?
發布時間:2024-11-02 點擊:53
之前給小伙伴們介紹了 信陽毛尖的大致分類,這一篇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信陽毛尖的沖泡。日常生活中,信陽毛尖沖泡的最佳器皿就是一只透明玻璃杯。
如果怕燙,可以選一個帶把的。走在信陽的大街小巷,你會發現大家端在手里喝茶的,大多是這樣的杯子:
不過,一般信陽人會把里面那層濾網給拿掉,因為正宗的信陽茶,泡出來之后是下沉到杯底的,不會漂浮在上面。
信陽茶比較嬌氣,對水很挑剔,山泉水最佳,其次井水,如果是城市里的水源不是太好的,建議使用純凈水,不同的水,泡出來的茶味道也是不一樣的。燒開的水,要稍微放一會兒,大概在85度以下的時候,沖泡最佳。
第一道水稱之為洗茶,小半杯水即可,略微搖晃后倒掉。
第二道水才是真正的頭道茶,俗話說“茶七酒八”,水不要填滿,七分即可。頭道茶滋味尚未出來,比較清淡,只有茶葉的淡淡清香,泡個三五分鐘即可,最好不要超過十分鐘。
第三道水其實是二道茶,是滋味最為濃厚的一道,茶湯入口微苦,入喉回甘,清香繞舌。
信陽有句俗語,叫“細茶粗喝、粗茶細喝”。意思就是純芽、次芽這種芽頭較多的,喝的時候要多放一些,一般喝個四五道味道就淡了;而一芽一葉、純葉這種葉子較多的,喝的時候就要少放一些,喝個五六道滋味猶存。
每一道茶,喝了一半到三分之二的時候,續水最佳。下面要劃重點哦!
細心的小伙伴可能已經發現了,信陽茶泡出來之后,會稍有些“渾濁”,沒有清澈見底的感覺。
那些“渾濁”,并不是茶灰哦,而是茶葉上的毛峰,之所以叫“毛尖”,就是因此而來,這些小毛毛富含茶多酚,是信陽毛尖的主要營養物質哦。
大山茶和小山茶在沖泡后也能分辨的比較明顯。
小山茶的條形細且均勻,大山茶的條形相對較為肥大且不均勻;小山茶的茶湯是碧綠碧綠的,大山茶的茶湯是綠中帶著透亮的金黃色。很多人對信陽茶有個誤解,覺得毛尖毛尖,就應該只喝那個芽尖。
純芽尖看著確實好看,入口也較為清柔,但是論滋味濃厚,還是帶點葉的更好,所以我跟自己的朋友都是推薦一芽一葉,不僅價格優惠,味道也更好。說到底,茶葉是用來喝的,不是用來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