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氣:大滇的夏令營之巴達山記
發布時間:2024-10-31 點擊:54
巴達古茶山擁有野生茶樹群落和栽培型古茶園。野生茶樹群落分布在古樹參天、藤蔓攀附、物種豐富的賀松大黑山原始森林之中,曾經著名的1800年野生型茶樹王就生長在這個群落里,區內野生型古茶樹群落有6000多畝,同一山區還分布有3000多畝栽培型古茶園資源。賀松大黑山海拔1760-2000米,屬于季風常綠闊葉林,現已劃為自然保護區。
2012年夏,正氣參加了大滇的夏令營,對巴達茶山有過初步的接觸,當時的情形歷歷在目,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當時的情況:
早上起來,驅車前往大名鼎鼎的西定鄉,我喜歡的巴達高山。兩個多小時的車程,到了!下車放眼,山頭上盡是一片片油綠的小樹,顯見是人工精心栽培的茶園。
某大品牌的生態茶園基地就在其間,層層的茶樹疎立,疏密有致的分布著,如梯田般層次分明。
走近茶園細看,樹徑目測約7-8厘米,根部肥壯,芽葉碩嫩,這種小樹已有數十年的生長期,加上地區日照充足,潺潺小溪從茶樹邊流過,滋潤著這片可愛的茶園。
巴達小樹茶,大滇的采料基地,難怪,501的巴達小樹滋味足、性價比高,地區生態不錯加上定期管理,出好茶一點也不奇怪。那么,大滇的五星的巴達原料又是從何處采得?
驅車半小時后,到了一分岔口,車無法開進改步行上山,沿著一片濕地,涉水翻漿的走入一片原始森林。森林邊緣的一片茶地就是五載、五星巴達的原料地之一,這地方生態環境沒說的,也是巴達為數不多的古樹群帶。
繼續深入到版納原始森林內,舉目均是直徑達數米的參天古木,越過溪流途經一個大水壩,景色迷人。略作逗留后,沿溪流而上吸著沁人心脾的清新空氣,身體的每個毛孔浸潤在高濃度負離子中,歷經各種林態之后,終于到達了目標所在地。
1800多年高大雄偉的古茶樹出現在眼前,賀松之源屹立在森林深處,站在樹下,人真渺小,朝圣一詞并非虛設。美麗的彩云之南,神奇的紅土壤,孕育了多少寶物!
以上是2012年的巴達之行的記錄。可惜的是,賀松之源,這顆1800多年野生型“茶樹王”現今已倒下,只留在了我們的記憶之中。
大滇從2010年起制作巴達地區的茶品,從生態環境,大家可以切身體會到,茶品原料的產地和品質大致情況。大滇五星巴達的大樹茶,野生型茶樹的代表,山野之氣較強,現喝刺激性大,存放后更為適口;大滇的三星巴達高山,選取高海拔的老臺地茶制作(1986年種植)生態、健康、口感不錯;大滇熟茶體系的摸索中,用該區2012年的老臺地春尾茶進行發酵制作的熟茶,這批熟茶在2014年推出,銷售一空;而今年的801勐海味,也添加了巴達的地區熟茶作為拼配原料之一,呵呵,全部售完!
可見巴達地區的山頭茶,精心挑選后的原料,適應性廣泛,這是大滇巴達產品系列制作的原因。正氣山頭茶,暫說到這里!下周,跟隨大滇有機食品部團隊啟程新會,開始第二年的陳皮采收。期間,對合作農戶的果園地進行二次摸查;確定品質穩定的原料地區;以收茶的方式啟動陳皮的采收加工,敬請關注。
正氣
2015年10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