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苦不澀不是茶”及“普洱茶的陳化結果”
發布時間:2024-10-31 點擊:36
1、關于普洱茶的“越陳越香”是具有一定的爭議性話題,看每個人如何去理解而已,大約十年前有一個思茅的體育老師楊中躍寫了一本書叫《普洱茶典》
書中提到越陳越香是誤導人的,應該改為“越沉越香”,言下之意是沉下來的,要想茶葉十年二十年后還能喝著香,那就要真空封裝保存。
據筆者個人經驗看,越陳越香使用在今天未必正確,任何的茶,經時間陳化后實現越陳越醇是沒非議的。
2、“不苦不澀不是茶”,從茶最早的釋義和本味而言相對成立的,普洱茶之所謂有越陳越香,其支撐點有賴于云南大葉種與生俱來的苦澀味,再經過陳放氧化條件下交換所得。
回首20年前傳統的烤火濃香型鐵觀音,因在一個時代里,也許受綠茶文化影響,也許人的感官取向改變,為了迎合市場工藝上整體改為清香型鐵觀音,加上市場需求倍增,空調茶盛行等等原因,今天終于從六大茶類銷量之首走向了沒落。
普洱茶在這個時代里亦存在一個感官取向和認知上的斷層,守住本味和初心,也許能走的更遠......
3、陳化的結果,未來會是衡量普洱茶品質的唯一指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