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茶的功效與作用 可以長期泡水喝嗎
發布時間:2024-10-22 點擊:56
茯苓茶的功效與作用 可以長期泡水喝嗎
藥物介紹
茯苓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菌核,又名白茯苓、云苓、茯菟。茯苓味甘、淡,性平。
功效主治:①利水滲濕,用治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痰飲內停,以及濕熱黃疸、淋證;②利濕健脾,用治脾虛濕停,食少便溏;③安神,用治心神不寧,心悸失眠。
常用量:抗老健身,每日3~9克;治療老年病,每日9~15克。
注意:虛寒滑精、氣虛下陷、陰虧津少者禁用。
延緩衰老作用
提高巨噬細胞吞噬能力,抑制胸腺萎縮,增強體液免疫與細胞免疫功能,并能抑制腫瘤細胞生長;調節胃腸功能,降低胃液分泌與胃酸含量,抑制消化性潰瘍,松弛腸管平滑肌,并能防止肝細胞壞死,促使肝內纖維組織重吸收;提高紅細胞中2,3二磷酸甘油酸水平,提高紅細胞輸氧功能,改善機體缺氧狀態。
治療衰老病癥
神經衰弱、腎炎水腫、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肺癌、鼻咽癌、化療反應、糖尿病、心力衰竭、腦血管病、斑禿。
便方舉例
1.茯苓膏(《小吃大補食譜》):茯苓500克,煉蜜1000克。將茯苓研成細末,加入蜂蜜,拌和均勻,加水煎熬成膏。每次10克,每日2次,用溫開水送服。健脾滲濕,減肥防癌,用治老年性浮腫、肥胖癥和預防癌癥。
2.茯苓酒(《小吃大補食譜》):茯苓30克,米酒500毫升。將茯苓研碎,裝入紗布袋內,放入米酒中浸泡7日以上,每日振搖1次。每次飲服20毫升,每日2次。補虛健脾,利水滲濕,用治慢性腸炎、慢性胃炎,脾胃虛弱,面色萎黃,不思飲食,食后作脹,噯氣吞酸,大便稀薄,消瘦乏力。
3.延壽丸(《壽世保元》):白茯苓5000克,蜂蜜1000克。將茯苓切片,調蜂蜜,先蒸后曬,反復3次;研成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30~40粒,溫酒送服。補益,延壽,可用于老年人調養。
4.開心散(《千金方》):遠志30克,人參30克,石菖蒲30克,茯苓60克。以上藥物研成細末,混合均勻。每次2克,每日3次,溫開水調服。益智健腦,令人不忘,用治心氣不足所致健忘。
5.朱雀丸(《心血管病血液病實用方》):茯苓60克,沉香15克。以上藥物研成細末,混合均勻,煉蜜為丸,如小豆大。每次30粒,飯后人參湯送服。交通心腎,安神定志,用治心臟神經官能癥,心腎不交,心神不定、恍惚健忘,心悸怔忡。
6.苓桂術甘湯(《中醫雜志》):茯苓15克,桂枝10克,白術10克,甘草6克。每日1劑,加水煎煮2次,早、晚分服。溫陽利水。用治:①充血性心力衰竭,陽虛水泛,心悸氣喘,肢體浮腫,身體瞤動,畏寒肢冷;②梅尼埃病,脾虛飲停,頭暈目眩,泛吐清水,心悸氣短。
專家提醒
古人稱服食茯苓為神仙度世之法。現代研究證明,茯苓能夠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和抑制腫瘤細胞生長,并能保肝及調節胃腸。因此適量服用茯苓制品,有利于預防腫瘤,健康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