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級的茶香是什么樣的?
發布時間:2024-10-22 點擊:38
未嘗其味,先聞其香,茶是以香奪人的。
茶蟲你是否曾發現,有的茶香得沖人,未免感覺輕浮,有的茶雖然初聞香不驚人,但卻在齒頰留存良久,回味悠長。
這,也是一種很神奇的感官體驗:當在品飲的過程中,一款茶品的外形或許不能瞬間記于心,但它的香氣卻能讓人難以忘卻。甚至說,某一些優質的香氣,會成為這一款茶的長久記憶標簽。
事實上,茶葉香氣組成復雜,其形成也會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
另一邊,在對各類茶葉進行專業審評時,香氣也成為了重要的打分項,乃至于其在各個斗茶賽上,也占據較高的評分比重。
這也就意味著,香氣也是衡量茶葉品質的重要指標之一。
在茶葉香氣中,我們常見的香氣有:花香、果香、木香等等……
*之前的昆侖說茶中,我們也詳細的列舉過茶葉的香氣:茶蟲們也可以點擊藍字鏈接查看詳情:普洱茶的香氣辭典
而在這龐大的體系中,幽蘭香是高等級茶葉才會表現出來的香氣特色。
例如,烏龍茶中的武夷巖茶,出現花香并不難。
但若要有優雅的幽蘭香,則必須集合天、地、人、時四個條件,方能達成。
又例如,對于鐵觀音而言,最漂亮的形容莫過于“蘭花香,觀音韻”。
它的出現,也同樣必須是要在足夠好的氣候條件下,經由優秀的制茶人,用來自核心原產地的原料制作而成。
這樣的鐵觀音,也被認為是精良技藝和優質茶的表現。
再例如,綠茶中的西湖龍井,或許被大家記住的是豆香與板栗香。
實際上,最頂級的西湖龍井,尤其是,由技藝精湛的制茶人手制的西湖龍井,它的香氣特征就是蘭花香。
點擊查看源網頁
這種優雅的香氣,在由猴坑產出的頂級太平猴魁之中,也能夠出現。
與之相對應的是,在普洱生茶中,曼松同樣也是擁有幽蘭香的代表。
高雅獨特的香氣,更是成為眾多茶友“一喝難忘、一喝成癮”,“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深刻記憶點。
那么,曼松獨有的幽蘭香從何而來?昆侖在深入曼松核心產區及制茶專家之后,通過這篇文章,茶蟲可以在其中找到答案。
既然說到香氣,這種比較難以琢磨的形象,我們就不能模棱兩可,這里就很有必要科學的分析一下茶葉香氣的形成物質。
根據科學研究表明,影響茶葉香氣的是茶葉中的芳香物質。即,茶葉中揮發性物質的總稱。
鮮葉中的芳香物質以醇類化合物為主,低沸點的青葉醇具有強烈的青草氣,高沸點的沉香醇、苯乙醇、芳樟醇等,具有清香、花香等特性。
值得一提的是,茶葉香氣中的蘭花香,貢獻最大的物質是芳樟醇。
*芳樟醇簡介:被出生:1936年在煎茶中檢出模樣:無色透明液體沸點:199~200℃特點:沸點較高、百合花或玉蘭花香氣。
這是一種高沸點香氣物質,通過殺青將青葉醇等低沸點香氣物質揮發掉后,如百合、鈴蘭或玉蘭的花香就顯現出來了。
它本身存在于一些特定的茶樹鮮葉中,也來源于加工過程中葡萄糖苷的水解。
點擊查看源網頁
因此,其在成品茶中有極高的含量,同樣也被認為是茶葉花香的重要來源。
實際上,并不是所有的茶葉都有這種特征。
不論是茶葉的等級,茶樹的品種,茶園的環境,采制的季節都與芳樟醇含量密切相關,這種含量不同也直接或間接造成了各個級別、各個地域、各個品種的不同香氣特色。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茶樹品種所制成的茶品,在香氣風格上也存在較大差異。
有研究顯示,在普洱新茶中,中、小葉種的香氣要明顯優于大葉品種。其中,又以倚邦的曼松為代表。
可以肯定的是,曼松獨有的幽蘭香,從香氣到茶湯都有著,有別于其他產區及山頭的風格特征。
為此,有資深茶蟲表示,曼松只要品飲過一次,即便下一次是盲品也能喝出來。其獨具特色的幽蘭花香貫穿始終,仿佛置身于森林秘境之中,令人心生愉悅,形成深刻的感官記憶。
由此可見,幽蘭香是曼松香氣的重要特征。
按照上文的邏輯,不同產地的茶葉,由于各地獨特的生長環境、氣候特征等自然條件不同,品質風格均有著較大的差異。
有研究表明,在一定高度范圍內的茶葉,香氣和品質會隨著海拔的增加而提高。
這是因為海拔較高,平均氣溫較低,茶葉生長緩慢,利于茶葉香氣前體物和水解酶類的積累。
再加上高山云霧多,可見光中的漫射光加強,茶葉中糖類和氨基酸增多,這些物質的積累也有利于茶葉香氣物質的充分發揮和釋放。
在此之前,關于曼松的核心產地,我們已經有過相關的介紹。在曼松茶山的核心產區——王子山腹地,位于海拔約1300米左右的高山上。
這里,山巒林澗,參天巨木,藤蘿石斛繞樹,落葉與蟲鳴。除了每年采茶季會有外人進來以外,幾乎還是一片并未被人打攪的秘境。
同時,茶山始終維持著最原始的森林狀態:嚴禁狩獵、外來物種進山,保護螞蟻窩,維持著萬物均衡守則的生態系統。
以上,均是對曼松香氣物質的形成構成優越的條件。換言之,一旦離開或者發生改變,也或不再具備產生獨特幽蘭香的條件了。
另一方面,這里除了有著最原始的生態環境。更為重要的是,曼松獨特的絕妙之處,還在于這里的土壤:紫紅色的土壤,和與之相鄰的蠻磚有著明顯區別。
根據相關研究表明,茶樹生長需要一定土壤基礎,土壤條件直接影響茶葉的香氣品質特征。
陸羽在《茶經》中曾記載:上者生爛石,中者生礫壤,下者生黃土。當茶樹與巖石共生,土質肥沃疏松,茶樹根深葉茂,吸收了大量巖石風化后的礦物質,形成了獨特的巖韻蘭香。
另外,有研究結果表明,砂礫土壤的晝夜溫差大,茶樹根生長量多,利于茶樹對土壤養分物質的吸收與積累,茶葉香氣品質好。
據介紹,曼松的土壤是一種風化頁巖土,呈紫紅色。當地人流傳著它有“遇水成泥,遇風成石”的特性,并且土壤通氣性好,為透水性和保水性良好的酸性紅土壤,富含鐵、鋅等微量元素,讓曼松茶有了一種獨特的鮮甜和香氣。
尤其在曼松茶山那朝有霧鎖,暮有云遮的自然氣候條件下,土壤中豐富的營養物質讓曼松茶有了更多機會靜待生長,積累生命精華。
與此同時,良好的制茶工藝對曼松口感及香氣形成,也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
這也就意味著,在名山出好茶的大前提下,只有滿足足夠優秀的生長環境,足夠精細的工藝,才能激發出獨特的幽蘭之香。
不得不說的是,在有幸能品飲曼松之時,總能感受其帶來的香與甜。香、水并重,這也是令眾多資深茶蟲,樂此不疲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