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煮茶的水質
發布時間:2024-10-22 點擊:66
飲茶離不開水,煮茶先擇水。明人許次紓在《茶疏》中說:“精茗蘊香,借水而發,無水不可與論茶也。”古人歷來認為,茶的特性——色、香、味必須依靠好水才能顯現。稍次的茶用特別好的水瀹飲,茶性借之而充分顯現,變成上好的茶,反之,用稍次的水瀹上好的茶,茶性就不能充分發揮而成次茶。
水的品質對茶湯質量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所謂茶性必發于水,八分之茶遇水十分,茶亦十分。八分之水,試茶十分,茶只八分耳”。這是古人的經驗之談。歷代品茶者多對烹茶的水質極為重視,水的品質對茶湯的質量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俗稱“龍井茶,虎跑水”、“揚子江心水,蒙山頂上茶”,皆是古人為之追求的茶與水的最佳組合。歷代有關茶的著作,必然要論及水質。早在唐代時即有張又新的《煎茶水記》,就是專論茶湯和水質關系的論著。而最早論及茶與水質關系的是茶圣陸羽,在其《茶經·五之煮》中談到烹茶的水質:“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他將自然界中的水分為三等。認為山水(即山泉)最佳,因山間的溪泉含有豐富的有益于人體的礦物質,為水中上品。茶有淡而悠遠的清香,泉自緩而汩汨的清流,兩者都遠離塵囂而孕育于青山秀谷,親融于大自然的懷抱中。茶性潔,泉性則純,這都是歷代文人雅士們孜孜以求的品性。而生于山野風谷之間的茶用流自深壑巖罅之中的泉水沖泡,自當球聯璧合、錦上添花。但又進一步分析,要以在石上緩流的泉水為佳。那湍急奔騰的泉水,溶礦物質過多,對人體反而有害。如在茶湯中含鐵質等重金屬過多,則將產生沉淀作用,使茶湯色澤暗濁。如含石灰或其它金屬過多,雖不會產生沉淀,卻易使茶變味。但完全不流動的“潭水”也不可煮茶,因其可能有“潛龍畜毒”污染過而有礙人體健康,而那山谷中的陳水,多枯枝敗葉,也易郁積****。故陸羽要求煮茶用水要“鮮活”(即“緩緩流動之山泉”)。如要用江水,則要到遠離人居住的地方去取,以免人為污染;如不得已用井水,則要到經常有人汲水的井中去提取,以保持水的潔凈。陸羽“水之煮”的論述可謂是我國最早關于飲水衛生的專論,即使用現代科學來驗證,也是頗符合科學道理的。
現代科學認為:泉水涌出地面前為地下水,經地層反復過濾涌出地面時,其水質清澈透明,沿溪間流淌時又吸收了空氣,增加了溶氧量,并在二氧化碳的作用下,溶解巖石和土壤中的鈉、鈣、鉀、鎂等礦物元素,而具有礦泉水的營養成分。
古人還認為,除山水、江水、井水外,天然的雨雪水也可用來煮茶。雨水歷來被美稱為“天泉”之水。所謂陰陽之和、天地之施,水從云下,輔時生養者也。飲雨水應取和風順雨、明云甘雨。古人認為四季之中秋水為上,梅雨次之。秋水白而洌,梅水白而甘。甘則茶味稍受影響,洌則茶味得以保全,故秋水為最佳。用現代科學觀點分析,秋季天高氣爽,空氣中的微生物和灰塵少,水因而潔凈。另外,春冬之水也可飲,但以春雨較好,而夏季時的暴雨不宜飲用。唐、宋以來,古人對烹茶用水非但十分講究,而且還總結出兩條標準:水質和水味,包括“清、活、輕、甘、洌”五個方面。
水質要求“清、活、輕”。
“清”對濁而言,要求水“澄之無垢、撓之不濁”;
“活”是對死而言,要求水“有源有流”,不是靜止水;
“輕”對重而言,好水“質地輕,浮于上”,劣水“質地重,沉于下”。水味要求“甘、洌(清冷)”。
“甘”是指水含口中有甜美感,無咸苦感。“洌”則是指水含口中有清涼感。
關于水質的“清和輕”
烹茶用水第一要水質清。水清:“朗也,靜也,澄水貌”。水質不潔凈,則茶湯混濁。只有水質清潔無雜質,透明無色,才能顯出茶的本色。
烹茶用水第二要水質輕。煮茶用水要“輕省”,這與現代關于“軟水與硬水”的說法相似。現代科學認為,每升水含八毫克以上的鎂離子鈣的稱為硬水,反之則為軟水。自然界中僅雪水和雨水為純軟水,古人也素來喜用此種“天泉”煎茶,自有其科學道理。經實踐,采用軟水泡茶,茶湯的色、香、味三者俱佳;而用硬水泡茶,則茶湯變色,茶的色、香、味大減。水的輕重還應包括水中含有的其它礦物質成分的多少。如鐵鹽溶液。堿性溶液等都能增加水的重量,用含鐵、堿物質過多的水泡茶,茶湯還會漂起一層“銹油”。茶葉中因含茶多酚類物質,遇水中的鐵鹽溶液,茶湯還會變成黑褐色。清代人還最講究以水的輕重辨別水質的優劣,并以輕重來評定水的品級。清代乾隆出巡時,都要帶上特制的銀質小方斗,以“精量各地泉水”。據乾隆測量,北京頤和園西玉泉山的山泉水重量最輕,欽定為“天下第一泉”,并親自撰寫《玉泉山天下第一泉記》文,勒碑刻石。陸羽分天下水為二十等:廬山康王谷水簾水為第一;無錫縣惠山寺石泉水為第二;霸州蘭溪石下水為第三;峽州扇子山蝦蟆口水為第四;蘇州虎丘寺石泉水為第五......等。唐代刑部待郎劉伯芻則品為:“揚子江南零水為第一,無錫惠山寺石泉水為第二,蘇州虎丘寺石泉水為第三,丹陽觀音寺水為第四揚州大明寺水為第五”等。
關于水味的“甘和洌”
甘洌,也日甘冷,甘香。
“泉惟甘香,故能養人”。“味美者曰甘泉,氣芬芳者曰香泉”。‘如不甘,則損茶味;水不寒,則味澀”。故煎茶的水質要求清涼甜美。古人好以雪水煎茶,就是取其甘甜、清冷之意。論及水的冷洌,古人還首推“冰水”。晉代秦王嘉《拾遺記》中說:“蓬萊山冰水,飲者千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