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過外包裝辨別普洱茶茶的年份
發布時間:2024-10-18 點擊:52
存新喝老,是普洱茶愛好者心照不宣的潛規則。新茶便宜,買下后一半用來喝,一半入倉存放。若干年后,高價出售一半老茶,低價購入新茶,做到“以茶養茶”的良性循環。
我們平時可能會碰到老藏家拿出自己的藏茶來出售,或分享。那通過外包裝來初步判斷,這是哪個年代的茶,就成了一門手藝。技多不壓身,咱們今天來學習下。
現在老藏客手頭上的老茶,多以70年代~90年代為主,少部分有號級茶(清末)、印級茶(50年代~70年代)。
號級茶是傳說,今天主要說印級茶。
50年代
這個時期稱為印級茶。紅印、藍印、綠印,都是這個時期誕生的茶品。
最醒目的標記就是“中國茶業公司云南省公司”,因為那個時候還是計劃經濟,只能是國有。
1972年至1993年
1972年,中國土產、畜產兩家公司合并,成立——中國土產畜產進出口公司云南茶葉分公司。
現今熟知的大益7542、7572,下關8653,都是這個時期生產設計的新拼配茶。
這里順便做一下小科普,茶號也有小講究。
前面兩位數為該廠創制該品號普洱茶的年份,最后一位數為該廠的廠名代號。
(1為昆明茶廠、2為勐海茶廠、3為下關茶廠、4為普洱茶廠),中間二位數為普洱茶級別。
舉個例子:“7542”表示勐海茶廠生產的4級普洱茶,該廠1975年開始生產該種普洱茶品;
那時候,茶品外銷出口較多,所以包裝上出現了中英對照的標示。
(注意,字母比漢字長得多)
1994年后
1994年7542
1996年紫大益青餅7542
注意看,「云南七子餅茶」的英文字母僅比漢字長一點點。
年紀太大的茶傷錢包,可遇不可求,茶友們還是要理性追求。真喜歡喝老茶,不如試試最近大家流行的——“收藏中期茶,自己動手養老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