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路、水味、掉水、尾水……普洱茶的“水”到底有多深
發布時間:2024-10-14 點擊:65
在普洱茶的江湖里游走,不論是新朋友還是老茶鬼,都會感慨普洱茶“水深”,究竟有多深?首先,你得知道普洱茶的這幾種“水”。
喝茶時大家可能都聽過“水路”、“水味”、“掉水”和“尾水”等幾個詞,這些“水”都是什么,要怎么理解呢?下文就為茶友逐個講解。
什么是水路
水路是形容茶湯入口后,經過口腔流入喉嚨的感受。這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每個人的敏感度也不同,所以水路的感受因人而異,沒有統一的標準。
如何感受水路
水路一般會用“粗”“細”來形容。水路細膩,會感到茶湯絲滑如綢,入口柔和直達胃部,沒有阻礙感。水路粗則感覺茶湯粗糙且有滯感,會出現鎖喉等不舒適、不順暢的情況。
影響水路的原因
影響水路的原因有很多,與茶葉原料的品質,制作工藝、沖泡的手法、水溫和水質,甚至與個人的嗅覺,味覺有關。品水路主要依靠品飲經驗判斷,沒有科學定論。
什么是水味
所謂的水味就是茶水分離,即茶是茶,水是水,兩者沒有融合,使得茶湯滋味寡淡,香甜度悶著出不來。
水味出現的原因
1、原料和工藝存在缺陷。采摘雨季生長的茶葉來制作,很容易出現水味過重的狀況。鮮葉在殺青時沒有及時翻抖或殺青完成后沒有及時揉捻,也容易使茶葉有“水悶氣味”。另外,新茶在蒸壓后還沒有干燥徹底時也容易出現水味。
2、水質。如果水質過硬,因為硬水里含有較多的鈣、鎂離子和礦物質,導致溶解度低,會影響茶葉內含物的溶解度,所以茶水味道不好,所以會出現水味。
3、沖泡方法。沖泡水溫過低、出湯時間過快等會造成水味比較重。
水味如何體現
最直觀的感受就是茶還是茶,水還是水,茶的內含物質與水沒有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使得茶湯口感有所欠缺,這時就可以說有水味,或者水味重等。
什么是掉水
掉水指的是茶湯出現了不穩定,香氣滋味里的某些特征持續性不佳,影響口感的協調度,就稱之為掉水。
掉水的表現
一款茶剛開始沖泡時,可能香、甜,潤,或苦、澀、等味道都比較明顯,但之后幾泡中缺少了其中之一,比如沒有了澀,或沒有了香,口感變得不協調,就可以說這款茶掉水了。
但要注意的是,有些茶隨著沖泡次數增加,味道淡了,但茶葉頭幾泡的滋味還存在,只是濃度減弱,這不算是掉水。
掉水的原因
1、茶質。茶的樹齡、地理生態環境、工藝等,都有可能稱為茶湯掉水的原因。比如說樹齡,臺地茶的掉水會快一些,而古樹茶的持續性相對要穩、要久。
2、沖泡。沖泡時,水溫和水質都會影響茶的掉水。
3、天氣。天氣變化同樣會影響茶湯的表現,比如雨季潮濕溫差大的話可能會導致茶湯的不穩定,香氣、口感等方面受到了影響。
什么是尾水
尾水指的是一款茶的耐泡程度已經達到極限,再繼續沖泡出的茶湯。比如一款茶葉在沖泡15泡以后,繼續沖泡出的茶湯,喝起來只有淡淡的茶味,或者有甜味,或者有澀味,苦味,甚至有的會出現水味,這時的茶湯我們就稱為尾水。
尾水是不好喝嗎
一般來說,大部分茶的尾水都不好喝,因為有些茶的尾水只剩下澀味,或者苦味,而那些掉水快的茶葉,尾水會有明顯的水味,而沒有茶味。
但是,有些茶的尾水會很甜,很有滋味,給喝的人帶來愉悅感,因為其本身內含物質的豐富,經過多次沖泡后,堿類物質已經被揮發,剩下的只有糖類物質,此時的茶湯中,有甜味和淡淡的茶香,有很多人喜歡喝這些茶的尾水,所以,一定是好茶的尾水才會好喝。
品鑒茶到了尾水怎么處理
一般來說,品鑒一款茶,到了尾水階段時就可以停止沖泡了,或者更換茶葉,如果是品質較好的茶,尾水好喝,而大家又愿意繼續喝的話,可以繼續沖泡品飲。
現在,相信你對“水路”“水味”“掉水”“尾水”也有一定的了解了。帶上這波”干貨“,水再深也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