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仙毫春茶將產茶園里的茶葉“已露尖尖角”
發布時間:2024-10-13 點擊:54
漢中仙毫是陜南綠茶,三月時節,清明前后,正是它即將上市的時候,現在走進陜南地區的茶園,茶樹上的茶葉都“已露尖尖角”,豐產在即。
漢中仙毫“已露尖尖角”
老茶客都知道,綠茶分為明前和明后,以清明為節點,前后價格差別很大。喝茶的人盼著趕早喝新茶,做茶的人更是期盼茶葉能趕上好行情。記者來到東裕茗茶的茶葉基地時,已經有工人在茶園間忙碌。但是,他們并沒有采茶,而是弓著腰在茶園里除雜草。這段時間正是茶葉萌發的時候,茶園的茶樹上已經冒出了芽頭。據老師傅介紹,緯度高、海拔高、云霧幾率高。這里的茶園海拔都在800-1000米之間,山間云霧繚繞,溫度比平地上要低,所以采摘的時間也要遲幾天,自古高山云霧出好茶。雖然茶樹已經冒了芽頭,但是還沒到采摘的最佳時間。趁還沒到采茶農忙季,他們先把茶園的雜草收拾干凈。因為茶園實行的都是標準有機種植,絕對不允許用除草劑之類的化學制劑,雖然工作量大了不少,卻能從源頭上把控茶葉的質量。
“漢中茶王”是“大自然的心意”
陜西人都知道,漢中是產好茶的地方,當地最叫得響的茶品是漢中仙毫。而說到漢中仙毫,又不得不提它的代表性企業東裕茗茶。“東裕”牌漢中仙毫連續九年北京中國國際茶業博覽會評為“金獎產品”,2007年又榮獲“漢中茶王”稱號。說起“茶王”的桂冠,東裕茗茶總經理張為國把主要的功勞歸功為“大自然的心意”。那么,何謂“大自然的心意”呢?
首先不得不提這里的大環境。東裕茗園所在的漢中,北依秦嶺山脈,南屏巴山淺麓,嘉陵南去,漢江東流,自古就被稱為“天府之國”和“魚米之鄉”。在這青山綠水間,鑲嵌著中國最美麗的茶鄉——西鄉,這里土層深厚,土壤排水、透氣性能良好,這些獨特的自然生態環境,造就了“雨洗青山四季青,陰晴云霧漫山川”的宜茶環境。因此,漢中也就成為了我國北方茶區中最優良的的茶葉適生地。
再者,就不得不提東裕茗園的小環境。東裕茗園所在的西鄉,素有“西北小江南”的美稱。這里的茶區長年云霧繚繞,溫差較大,土質微酸且富含天然有機質和鋅硒,非常符合茶葉喜溫、喜濕、耐蔭的生活習性。這里特有的土壤品質和氣候條件造就了東裕茶“富鋅硒,耐沖泡,回甘好”的特點。
所以,東裕的漢中仙毫能夠登頂“茶王”,還真離不開“大自然的心意”。
“一斤七萬芽”,好茶來之不易!
雖說一杯新茶值得期待,但是好茶來之不易。東裕茗園的老師傅跟記者介紹,輪到新茶采摘的時候,基本一天都在茶園里忙活。明前茶的芽頭非常嫩,他們自己有一個口訣叫“一斤東裕茗,七萬春樹芽”,意思是做一斤干茶至少需要七萬個芽頭,好一點的春茶甚至要7萬至8萬個茶芽才能制成!
一般來說,明前茶的產量較小,也非常搶手。東裕茗茶的基地工作人員回答記者采訪時提到,他們的漢中仙毫大規模上市基本在三月底,到時候各專賣店都有銷售。看來要想喝到上好的新茶,西安的老茶客還要等上十幾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