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媒體走轉改:茶旅一體讓湄潭綠水青山變金山
發布時間:2024-10-13 點擊:45
湄潭縣茶園 婁曉攝
中新網遵義9月8日電(記者 婁曉 王林成)青山,綠水,黑瓦白墻,大片的茶園綿延不絕,映入人們眼簾……9月8日,“長征路上奔小康”網絡媒體“走轉改”采訪活動貴州站來到了遵義市湄潭縣興隆鎮龍鳳村的田家溝,50多家媒體的采編人員剛一下車就被眼前的景色吸引,紛紛用手中的相機記錄著美景。
依山傍水,生態良好,風格獨特的黔北民居、寬敞通達的鄉村道路、別具一格的廊橋水榭與清新舒適的宜居環境,共同形成了田家溝的獨特魅力。在村民文化廣場,一面長長的文化墻上生動地描繪了田家溝村民從傳統農耕到依托茶業致富,從肩挑背馱到騎自行車,再到轎車進農家的發展歷程。
“龍鳳村從一個傳統農業村,變成遠近聞名的全國農業旅游示范村,茶葉生產立了大功”。興隆鎮黨委書記陳清松告訴中新網(微信公眾號:cns2012)記者,龍鳳村共42戶216人,主導茶園面積430畝,人均茶園2畝,茶葉加工廠7家,2015年農民人均純收入15500元。
陳清松接受采訪 婁曉攝
在互聯網迅猛發展的今天,茶葉產品還停留在傳統銷售上顯然無法跟上時代的腳步。陳清松介紹說,田家溝的茶葉廠近年來紛紛“觸電”,網絡銷售助推了當地茶產業的快速發展。據記者了解,2015年湄潭縣已有200多家企業從事電子商務銷售茶葉,銷售額上億元。
田家溝的村民不僅因茶走向了富裕的道路,還搞起了農家樂和茶文化旅游,不少外地游客慕名而來。陳清松透露,“很多游客專門來這里體驗采茶、制茶的過程,品茶之后再通過網購買茶送到家,到家就可以喝上我們的茶葉了。”
田家溝風景 婁曉攝
除此之外,位于湄潭縣湄江鎮金花村的七彩部落,由一棟棟錯落有致、隱匿在茶園中間的彩色房屋組成。這樣一個被綠水重山環繞的部落,更像是一座精心打造的童話世界。
記者了解到,七彩部落以金花村土地承包經營流轉合作社為平臺,統一花園、山林、土地、房屋等資源,發動群眾以資源和資金入股,組建了貴州七彩部落鄉村旅游開發有限公司,抱團開發鄉村旅游,改善了傳統農家樂單打獨斗的經營發展模式。
其實,田家溝和七彩部落只是貴州第一茶縣——湄潭的縮影,馬義村、隨陽山村、清江村、核桃壩村等數十個茶葉專業村正在不斷興起。作為“中國茶業十大轉型升級示范縣”的湄潭,依托生態優勢,按照相對集中連片鞏固、擴大茶園基地和發展連片茶園基地的原則,逐漸打造了6條茶葉產業帶,茶園面積已達60萬畝,投產茶園40.5萬畝,茶葉年總產量達4萬噸、產值30億元、茶業綜合收入5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