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茶西湖龍井品鑒先容“色綠、香郁、味甘、形美”四絕之美譽(yù)
發(fā)布時間:2024-10-08 點(diǎn)擊:65
相傳清朝時期,乾隆皇帝下江南,游歷至杭州郊區(qū)的山上,甚感口渴,就管一山村老婦討水喝。老婦異常熱情,馬上請乾隆皇帝于自家門前的水井邊吊水去塵,跑來跑去地沖茶。老婦家門前的這口水井名曰“老井”。乾隆帝洗畢,岌岌可危地端起茶就飲,頓覺清香四溢,沁脾爽口。遂詢問老婦:“水中放有何物?”老婦答道:“不過是門前山上的野茶。”乾隆帝稱贊不已,回京后,立刻命杭州知府采收周圍山頭的野茶,以此作為每年一度的宮廷貢品。兩年后,乾隆帝再次重游,來到昔時洗塵的老井邊,想起曾用老井水洗去一身的疲勞情景。于是便對“老井”予以封爵,一揮筆在“老井”中心題了一個“龍”字,來紀(jì)念自己曾在此忘卻疲勞。由此,此井的名字就變?yōu)椤袄淆埦保暇車纳筋^即是現(xiàn)在的獅峰山,生產(chǎn)的茶自然被眾人稱為“龍井茶”。這口井被保留至今,井外壁上的“老龍井”三字依然清晰可見,可顯著看出“龍”比其他二字稍大,字體也與最初的“老井”二字差別。
西湖龍井——由于產(chǎn)自杭州西湖山區(qū)的龍井而獲此名。 龍井茶是烘焙茶的代表,在加工過程中,必須一直將茶舉行揉搓,于是焙制之后每片茶葉均變得直且扁平。沖泡后茶湯呈優(yōu)美的綠色,而且還散發(fā)出炒栗或炒豆之香味。品之味稍帶澀味,到喉中回甘。總的說來,香味清新,回味悠久,乾隆帝有“無味之味甚至味”的品說。由于龍井既是地名,也是泉名和茶名,加上龍井茶有“色綠、香郁、味甘、形美”四絕之美譽(yù),因此另有“三名巧合,四絕俱佳”之喻。
龍井茶區(qū)漫衍在“春夏秋冬皆好景,雨雪晴陰各顯奇”的杭州西湖景物區(qū),湖光山色,景致怡人。獅峰山上,梅家塢中,云棲道邊,虎跑泉旁,滿覺隴中,靈隱寺雙方,九溪十八澗的沿岸,均會瞥見翠崗升沉,綠樹婆娑的如畫情景。真可謂景物優(yōu)美,恰似天堂。 清明節(jié)前后采摘的龍井茶,稱為明前龍井,為龍井茶的珍品,產(chǎn)量少少,十分珍貴。遵照茶芽萌發(fā)情形和采下芽葉的巨細(xì)加工而成的龍井茶,茶界也分“蓮心”、“旗槍”、“雀舌”等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