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正安打造全國綠色食品(茶葉)標準化基地
發布時間:2024-10-03 點擊:61
夏日的正安,滿山遍野的茶園,綠色蔥蔥。日前,正安縣一氣呵成召開了打造全國綠色食品(茶葉)標準化基地縣動員會、培訓會、現場會。據介紹,去年的持續干旱,導致今年春茶茶葉產量下降,為了保護廣大茶農利益,該縣果斷調整思路,從注重集團消費,調整為與大眾消費相結合的市場化路子。
這是正安縣茶產業發展道路上的又一大動作。2012年7月,正安縣加快發展誓師大會上,縣委、縣政府把茶產業作為全縣六件大事之一來抓,確立了“十二五”期末建設茶園40萬畝的目標,掀起了全縣多管齊下、多措并舉、傾力發展茶產業的新高潮。當年,國家農業部在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中,“正安白茶”品牌價值為1.06億元,同年12月正安縣獲“中國白茶之鄉”稱號。
前年和去年,正安以每年超過5萬畝的速度強力推進茶園建設,全縣茶園總面積已達到30.5萬畝,其中白茶15萬畝,并建成茶葉加工廠52間,其中茶葉合作社4家。2013年,實現茶葉銷售收入3億元以上。
今年以來,“正安白茶”廣告片實現在京滬高鐵動車上進行宣傳播放,“正安白茶”在首都北京開設會所,在上海建起了銷售點,新建的5間茶葉加工廠正在招商中。如今的正安,擁有全國唯一的“中國白茶之鄉”金字招牌,已建成遵義第三、貴州第四的茶園基地,這些不可復制、得天獨厚的優勢,為正安茶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但如何把茶葉產品最終變成商品占領市場、讓茶農茶企從中獲益,這是根本問題。
“以‘正安白茶’為引領,全力打造全國綠色食品(茶葉)標準化基地縣,對30.5萬畝現有茶園實行規范化管理,提高茶葉品質、提高茶園單產、大量生產有機大宗茶,增加茶農茶企經濟效益,這是正安茶業發展的終極目標?!笨h政協主席、縣茶葉生產領導小組常務副組長蔡萬權給出答案。
正安縣還向國開行申報貸款1.5億元支持茶業發展,安排資金為茶農購置機修剪設備,從人力、物力、財力各方面加大投入,全力打造全國綠色食品(茶葉)標準化基地縣。此外,正安縣政府已與貴州大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即將成立博士工作站,為打造全國綠色食品(茶葉)標準化基地縣提供科研和技術支撐。
“我們搞茶葉就是以追求經濟效益為目的,而茶農和茶企要增加收入,就需要栽管并重,對茶園實行規范化管理,提高茶葉品質、增加茶葉產量、生產大宗有機茶占領市場,把茶葉賣出去才能賺錢。”2007年就開始在正安發展茶園的浙江人葉深高,現在已經建成茶園3000多畝,并投資建成了茶葉加工廠金林茶業有限公司。他介紹說,自己的3000畝茶園,全部都實施規范化管理,有1600畝在2013年就申報了有機論證,預計2015年底就可拿到有機論證證書和標志。
葉深高的切身體驗,無疑是正安縣全力打造全國綠色食品(茶葉)標準化基地縣,為全縣茶農茶企謀福祉的最好注解。
當前,正安縣正以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全力打造全國綠色食品(茶葉)標準化基地縣,一條標準化、規?;?、產業化、品牌化的茶業發展道路正在縱深延伸。
2007年以來,正安縣茶葉先后獲得30個金獎,政府注資注冊成立了貴州正安璞貴茶業有限公司,全權經營“正安白茶”,主推“正安白茶”區域公共品牌;2011年5月,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審查批準“正安白茶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同年獲評“貴州省著名商標”。正安茶產業通過品牌效應拉動市場建設,促進基地發展,成功走出一條差異化發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