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黃茶的產地在哪里岳陽黃茶的歷史悠久
發布時間:2024-10-03 點擊:60
岳陽黃茶是黃茶中品質最佳的茶葉,黃茶數不勝數,但岳西黃芽有著很多年的歷史,也代表著黃茶的象征,很多人對于岳陽黃茶不是很熟悉,其實比起一般的茶葉,岳陽黃茶算是好茶了,生長的環境優異,云霧繚繞整個山區,那么下面就簡單的介紹下岳陽黃茶的產地在哪里,有什么歷史呢,一起來看看吧~
岳陽黃茶的產地在哪里岳陽黃茶產于湖南省岳陽市,是湖南省岳陽市的特產。岳陽產茶歷史久遠,茶文化底蘊深厚,既是湖南茶葉重要產區,也是中國黃茶代表性產地,尤以君山銀針、北港毛尖為最,堪為中國歷來黃茶中的臻品。
岳陽市位于湖南東北部,東倚幕阜山,西抱洞庭湖,北枕長江,南連湘、資、沅、澧四水,屬濕潤的大陸性季風氣候。嚴寒期短,無霜期長,春溫多變,秋寒偏早,雨季明顯。生長季中光熱水充足,農業氣候條件較好,是黃茶生長的天然溫床。如今,黃茶產業成為了岳陽市的優勢產業、特色產業和支柱產業,成為魅力湘茶的一張名片。
岳陽市土壤以紅壤、黃壤、黃棕壤為主,土壤均呈弱酸性。在此土壤中種植的茶樹根系發達,枝葉茂盛,葉、芽肥厚,成品茶中的茶氨酸和鋅元素等物質豐富,具有香高、味醇、形佳等特色。
岳陽黃茶的歷史
相傳4000多年前,舜帝南巡,娥皇、女英尋夫趕至君山,聽說舜帝駕崩,撫竹痛哭,淚灑成斑,并將隨身帶來的茶籽播于君山,以寄哀思,感謝百姓。這棵茶籽此后經悉心培育,在君山白鶴寺長出了三兜健壯的茶苗,成為君山茶母本,也是黃茶之源。
岳陽黃茶生產歷史悠久,唐代初期已是名列前茅的優質茶,中唐已成為宮廷皇室中的貢品。據李肇《唐國史補》載:“風俗貴茶,茶之名品益眾。劍南有蒙頂石花,或小方,或散芽,號為第一。湖南有衡山,岳州有灉湖之含膏”。在《唐國史補》中還有灉湖茶帶入西藏的記載。
岳陽黃茶,從娥皇、女英播茶籽于岳陽君山島,到文成公主攜此茶到西藏;從《巴陵縣志》載“君山貢茶自清始,每歲貢十八斤”,再到成為國禮茶,演繹了岳陽黃茶源遠流長歷史文化與傳奇品質。
民國時期,岳陽黃茶曾一度消沉。
1950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湖南省軍區獨立團派遣直屬連來君山種植茶葉,恢復岳陽黃茶。
岳陽黃茶是中國黃茶中代表性黃茶,不僅口感好,且保健功效也是非常多的,以上的內容就介紹到這里,望大家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