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子綠茶的傳說
發布時間:2024-10-01 點擊:60
午子綠茶,中國著名綠茶之一。源于秦漢,興于盛唐,午子綠茶出產于中國著名茶鄉——陜西省漢中市西鄉縣,因地處“子午——午子”古道旁的道教名山午子山而得名。關于午子綠茶,還有個美麗的傳說。午子綠茶的傳說
在午子山幽幽的綠意和濃濃的茶香里,還藏匿著一個美麗的傳說,這就是午子綠茶的身世了。據說在很久以前,西鄉縣城15里外有一座秀麗險峻的山峰,山上有一位俊俏善良的種茶姑娘,因為她出生于午夜子時,所以人們喚她“午子姑娘”。這位午子姑娘不但在山頂種植了一片片郁郁蔥蔥的茶樹,還在路旁的紫竹林中搭起了一座茶棚,為的是方便過往行人。每日清晨,午子姑娘便笑盈盈地提出一個泥陶壺來,從山腰一個像龍脖子一樣形狀的山洞里汲出清泉,再用青鋼木木炭把水燒沸,在紫砂杯中放入茶葉,精心沖泡后,敬于客人。客人身處山頂茶棚,陣陣清風吹來,放眼望去,山谷青松翠柏間云海翻騰,耳旁盡是鳥語花香,身邊不時出現午子姑娘婀娜多姿的身影,自然無比愜意。人們一邊品飲著異香撲鼻,清醇可口的綠茶,一邊欣賞著午子山峰間迷人的風光,此時、此地、此情、此景、清香、甘醇、鮮爽的茶湯直入腸胃,令人怡然陶醉,心曠神怡,仿佛置身于人間仙境。在人們眼中,午子山景美、茶美、人更美。后來,午子姑娘以茶待客的故事,在方圓幾百里被傳為佳話,連遠處的一些名人雅士、禪師道長、僧侶儒生都慕名而來。一些外地茶商也聞訊到此,見如此好茶有利可圖,便偷采茶籽,挖去茶苗,運往外地,移栽于自己家鄉的山坡之上,精心培育,希望能長出同午子山一樣的好茶來。殊不知那些被移栽的茶苗、樹種,離開午子山的土地后無一成活。
午子姑娘以茶待客的美名傳到出巡此地且嗜茶成癖的皇上耳中,他即令繞道駕臨午子山。當皇上在茶棚里召見了午子姑娘、品飲香茗后,感慨地嘆息道:“喝遍天下名茶,還數此茶最好。”皇上當即欽定此茶為貢品,封午子姑娘為“御前茶侍”,隨駕進宮。不料,皇上的此番好意卻遭到午子姑娘的拒絕。皇上頓時龍顏大怒,吩咐左右砍去午子山茶林,拆掉茶棚,將午子姑娘押監治罪。午子姑娘攔住毀林砍樹的人,不卑不亢地對皇上說:“只要皇上能將我帶出午子山,我便隨皇上一同進宮。”
皇上聽罷哈哈大笑道:“難道朕還怕你一個小女子飛了不成?”說罷命御林軍將午子姑娘圍在當中,前呼后擁,護送返京。當大隊人馬走至白松崖時,天上突然刮起一陣狂風,午子姑娘借風勢,縱身一躍,跳下了山崖,只見白云之中,姑娘變成一只美麗的金鳳凰,展開雙翅沿午子山茶園繞飛一圈后,越過對面山頭,向天外飛去。皇上和他的侍衛們驚得目瞪口呆,半晌才回過神來嘆道:“午子姑娘乃神女茶仙下凡,非凡人所比,看來天意難違,不可冒犯。”說罷便令眾人速速擺駕回京。為了紀念美麗善良的午子仙女,人們把每年清明前在山頂所采的新茶嫩芽,看作是午子姑娘的化身,取名為“午子仙毫”。在當年午子姑娘搭茶棚的地方修建了一座“道觀”,取名為“午子觀”;在她曾跳崖的地方栽滿了白皮松,還把午子姑娘變成金鳳凰后飛過的那座山頭,取名為“飛鳳山”。飛鳳山下的那條清澈的小河的源頭。據說就是午子姑娘當年取水的那個“龍脖子洞”,于是人們便把這條小河取名為“頸項河”,后被人們傳為“涇洋河”。如今,每逢清明時節,西鄉縣城的人們,攀登午子山,朝拜午子觀,品午子仙毫茶。到飛鳳山留影,來涇洋河蕩舟,觀山中景色,談論午子仙女的傳奇故事,已成為當地的傳統習俗和人們茶事活動中的一大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