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茶來自中國,屬于世界
發布時間:2024-09-29 點擊:56
武夷茶是屬于世界的
中國六大茶類,武夷茶獨創三席,烏龍茶、紅茶、白茶,謂其產品創新的巔峰當不過分,閩北地區至今仍是中國特種名茶的重要產區。武夷茶的創新價值對后世的貢獻與影響,茶界并沒有充分的評估。
首先,武夷茶豐富了中國茶品種,提高了茶產量,改變了茶葉消費方式,對外貿出口產生了較大影響,如清代功夫茶,主要沖泡的是烏龍茶與紅茶;外貿出口的重頭產品是武夷茶,這一過程持續了兩個半世紀之久,其經濟價值難以估量。至今烏龍茶仍是茶葉出口的大宗。
其次,其品種、工藝傳播自古迄今,自中及外,產生了廣泛的市場效應與深遠的文化效應。烏龍茶由閩北衍及閩南烏龍、廣東烏龍、臺灣烏龍,并催生了至今興盛的功夫茶泡法。在正山小種紅茶工藝基礎上誕生了福建工夫紅茶和紅碎茶,向省外傳播,則萌發了祁紅、滇紅、九曲紅梅等十多種紅茶。新時期炙手可熱的金駿眉,也是在傳統正山小種紅茶優良品質的傳承與工藝的基礎上的創新結果。其社會價值,不僅在于品種的創新,更引發了紅茶熱,不僅填補了中國缺乏頂級紅茶的空白,更為中國紅茶的重新崛起豎立了一根標桿。
再次,扮演著對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不論是茶葉的海上輸出之路,還是陸上由晉商書寫的“萬里茶路”,目前政府已經作為文化遺產準備申遺的。閩商在海絲路上的走海行船,敢冒風險,與晉商足履灼沙,頂風斗塵,馬矢代薪,炊灶作食的精神,最終都沉淀為中國重要的商業文化特質。
武夷茶傳入歐洲,雖沒有那么順利被接受,但一旦與英國的科學風尚相結合,便衍化為一種時尚的大眾的生活方式。如下午茶,正如一首歌謠所唱:“當時鐘敲響4下時,世上的一為茶而停。”如今,下午茶成為最能代表英國文化的符號。
不獨如此,武夷茶更進入了英國繪畫、雕塑、音樂、舞蹈、戲劇等文學藝術領域。文人政客們對茶如癡如醉,為武夷茶留下了大量詩篇。有時,“武夷”就是“茶”的代稱,大詩人雪萊、拜倫等就在茶與瓷器、絲綢中構筑他們的“印象中國”。這一點,與中國的文人雅士的愛茶之心似有靈犀。
武夷茶東渡日本,在日本茶道中留下深深的影子。
穿越茫茫戈壁大漠,給俄羅斯送去多少期盼,馬雅可夫斯基贊道:“一切東方人,心里樂開了花,駱駝駝來了——武夷茶”。
印度、錫蘭茶品種、工藝的祖宗都是武夷茶,那個英國人福瓊偷武夷茶樹的故事不知被講述過多少次了。
武夷茶在美國衍化為一種冰茶冷飲。
在東南亞,不少家庭常備著武夷茶。
武夷茶,曾支撐起了世界茶產業的一個龐大體系。武夷茶史,何嘗不是一部中國文化的自信史呢?武夷茶理所應當受到世界的尊重。《武夷茶大典》也是寫給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