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指禮的由來與行禮方法
發布時間:2024-09-25 點擊:51
叩指禮,可能有很多人不知道這個禮儀。給人倒茶時看到人家行叩指禮,是謝謝的意思。今天這里將全面介紹這個“叩指禮“的來歷以及如何行叩指禮。
叩指禮的由來
“扣指禮“是清朝乾隆年間傳下來的一個典故,它在南方及港澳地區特別盛行。傳說乾隆在位時非常喜歡到江南一帶微服私訪。有一次他來到蘇州巡游,當地的官員雖然知道他在這里卻又不知道具體他在哪個地方,他們擔心萬歲爺出事,于是就四處派人去找。結果發現乾隆獨自一個人在茶樓里喝茶。這些官員上去之后,跟乾隆跪也不是,不跪也不是。一跪人家就知道這是皇帝,附近不一定有危脅乾隆安全的人,出了事可擔待不起。但是又不能不向當今圣上表示恭敬之意。乾隆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人,當那些人躬身向乾隆致意的時侯,乾隆很巧妙地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曲一曲,在桌子上敲了二三下,意思是說,看見你們行禮,我也回禮了。此即“扣指禮“的出處。
現在看來,在茶樓等服務場合常見扣指禮,可見這是一個約定俗成的動作,用與不用沒有規定,但人家為你服務時,答之以禮則是個人修養的體現。
叩指禮的行禮方法
正確的扣指禮是這樣的:右手握拳,大拇指的指尖對食指的第二指節,屈起食指和中指,握拳立起來,用食指和中指的第二節的指面,輕輕叩擊桌面三下。此時,食指和中指比喻為跪著的人的雙腿,用第二節指面點擊三下,有“三跪九叩“的意思。
現今叩指禮,在日常茶事中已經相當簡化了。通常茶客在主人添茶續杯時,用食指或者中指輕輕敲桌面兩次,作為感謝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