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哪些茶葉最出名?好茶主要分布在哪里?
發布時間:2024-09-23 點擊:73
“山不在高,有茶則名”,中國是茶的故鄉,茶產量占全球39.57%,出口量13.92%,是個不折不扣的茶產業大國與消費國,茶產業在我國的三農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那么我國的茶葉到底是哪里的最出名呢?好茶主要分布在哪里呢?
中國哪些茶葉最出名?
以下是歷史上比較權威的幾個名茶評選結果,對于茶葉的評選也比較客觀,筆者整理了一下,以供參考:
最早的是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對中國名茶評比結果:西湖龍井、碧螺春、信陽毛尖、君山銀針、黃山毛峰、武夷巖茶、祁門紅茶、都勻毛尖、鐵觀音、六安瓜片。
《解放日報》1999年1月16日刊登:江蘇碧螺春,西湖龍井,安徽毛峰,安徽瓜片,蜀山俠君,福建鐵觀音,福建銀針,云南普洱茶,福建云茶,江西云霧茶是我國十大名茶。
美聯社和《紐約日報》2001年3月26日同時公布:西湖龍井,黃山毛峰,洞庭碧螺春,安徽瓜片,蒙頂甘露,廬山云霧,信陽毛尖,都勻毛尖,安溪鐵觀音,蘇州茉莉花是中國的十大名茶。
《香港文匯報》在2002年1月18日公布:西湖龍井,江蘇碧螺春,安徽毛峰,安徽瓜片,福建銀針,安徽祁門紅茶,都勻毛尖,武夷巖茶,福建鐵觀音,信陽毛尖是中國的十大名茶。
上海世博會“中國世博十大名茶”:正式入駐世博會聯合國館的中國世博十大名茶分別是西湖龍井、安溪鐵觀音、都勻毛尖、福鼎白茶(太姥銀針)、湖南黑茶、武夷巖茶(天驛古茗大紅袍)、潤思祁門紅茶、一笑堂六安瓜片、天目湖(富子)白茶、張一元花茶等傳統名茶。
2018年5月22日,剛剛閉幕不久的杭州茶博會最新評選的“中國十大名茶”的結果:1、西湖龍井 ;2、武夷巖茶;3、安溪鐵觀音;4、祁門紅茶;5、洞庭碧螺春;6、都勻毛尖;7、六安瓜片;8、信陽毛尖;9、君山銀針;10、云南普洱。
各種說法不一,根據有關資料顯示,數據統計最為全面而客觀的是:1915年的“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這也是目前業界比較認同的同時也是最具權威的中國名茶評比結果:第一名:西湖龍井, 第二名:洞庭碧螺春, 第三名:信陽毛尖, 第四名:君山銀針, 第五名:黃山毛峰, 第六名:武夷巖茶, 第七名:祁門紅茶, 第八名:都勻毛尖, 第九名:安溪鐵觀音, 第十名:六安瓜片。
中國主要好茶的品質特征:
1、洞庭碧螺春
品質特點:條索纖細、卷曲成螺、滿身披毫、銀白隱翠、清香淡雅、鮮醇甘厚、回味綿長,其湯色碧綠清澈,葉底嫩綠明亮。有“一嫩(芽葉)三鮮”(色、香、味)之稱。當地茶農對碧螺春描述為:“銅絲條,螺旋形,渾身毛,花香果味,鮮爽生津。”
品飲時,先取茶葉放入透明玻璃杯中,以少許開水浸潤茶葉,待茶葉舒展開后,再將杯斟滿。一時間杯中猶如雪片紛飛,只見“白云翻滾,雪花飛舞”,觀之賞心悅目,聞之清香襲人,端在手中,頓感其貴如珍,宛如高級工藝品,令人愛不釋手。
洞庭碧螺春
2、西湖龍井
品質特點:龍井茶外形扁平挺秀,色澤綠翠,素以“色翠、香郁、味甘、形美”四絕著稱,馳名中外。
沖泡龍井茶時取一玻璃杯,用80度左右的開水沖進杯中,只見朵朵茶芽裊裊浮起,旗槍交相輝映,好比出水芙蓉,俏嫩可人。茶湯碧綠,香氣清高,滋味甘醇,實乃茶之神品。
西湖龍井
3、黃山毛峰
品質特點:黃山毛峰分特級和一、二、三級,特級黃山毛峰在清明前后采制,采摘1芽1葉初展,其他級別采1芽1、2葉或1芽2、3葉芽葉。特級黃山毛峰形似雀舌,白毫顯露,色似象牙,魚葉金黃。沖泡后,湯色清澈,滋味鮮濃、醇厚、甘甜,葉底嫩黃,肥壯成朵。其中“魚葉金黃”和“色似象牙”是特級黃山毛峰外形與其他毛峰不同的兩大明顯特征。
品飲黃山毛峰時,以80℃左右水沖泡為宜,玻璃杯或白瓷茶杯均可,一般可續水沖泡2-3次。如用黃山泉水沖泡黃山茶,茶湯經過一夜,第二天茶碗也不會留下茶痕。
黃山毛峰
4、祁門紅茶
品質特點:茶葉外形條索緊細,苗秀顯毫,色澤烏潤;茶葉香氣清香持久,似果香又似蘭花香,國際茶市上把這種香氣專門叫做祁門香;湯色紅艷透明,葉底鮮紅明亮。滋味醇厚,回味雋永。
祁紅既可單獨泡飲,加入牛奶、糖調飲也非??煽?,芳香不減。英國人最喜愛祁紅,在英國倫敦市場上,祁紅被列為茶中“英豪”,每當祁紅新茶上市,人們爭相競購,他們認為“在中國的茶香里,發現了春天的芬芳”。甚至英國的皇家貴族都以擁有祁紅為自豪,并用此茶向皇后祝壽,以致祁紅一度獲得“群芳醉”之美譽。
祁門紅茶
5、武夷巖茶
品質特點:武夷巖茶是中國傳統名茶,是具有巖韻(巖骨花香)品質特征的烏龍茶。產于福建閩北“秀甲東南”的武夷山一帶,茶樹生長在巖縫之中。武夷巖茶具有綠茶之清香,紅茶之甘醇,是中國烏龍茶中之極品。武夷巖茶屬半發酵的青茶,制作方法介于綠茶與紅茶之間。最著名的武夷巖茶是大紅袍茶。
武夷巖茶的香氣馥郁,勝似蘭花而深沉持久,滋味濃醇清活,生津回甘,雖濃飲而不見苦澀。茶條壯結、勻整,色澤青褐潤亮呈“寶光”。葉面呈蛙皮狀沙粒白點,俗稱“蛤蟆背”。泡湯后葉底“綠葉鑲紅邊”,呈三分紅七分綠。
武夷巖茶
6、鐵觀音
品質特點:優質鐵觀音茶條卷曲、肥壯圓結、沉重勻整;精品茶葉較一般茶葉緊結,葉身沉重,取少量茶葉放入茶壺,可聞當當之聲,其聲清脆為上,聲啞者為次;成品茶色澤鮮潤,帶砂綠色,紅點鮮艷,葉表帶白霜。
沖泡后湯色金黃,濃艷清澈,茶葉展開后葉底肥厚明亮(鐵觀音茶葉特征之一葉背外曲),具綢面光澤,此為上,湯色暗紅者次之;精品鐵觀音茶湯香氣濃馥,其獨特香氣芬芳撲鼻,且馥郁持久,令人心醉神怡。古人有未嘗甘露味,先聞圣妙香之妙說。細啜一口,舌根輕轉,可感茶湯醇厚甘鮮;緩慢下咽,韻味無窮。
鐵觀音
7、都勻毛尖
品質特點:都勻毛尖,1956年,由毛澤東親筆命名,又名“白毛尖”、“細毛尖”、“魚鉤茶”、“雀舌茶”,是貴州三大名茶之一。產于貴州都勻市,屬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味道好,還具有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腦、去膩消食、抑制動脈粥樣硬化、降脂減肥以及防癌、防治壞血病和護御放射性元素等多種功效與作用。
都勻毛尖茶選用當地的苔茶良種,具有發芽早、芽葉肥壯、茸毛多、持嫩性強的特性,內含成份豐富。都勻毛尖“三綠透黃色”的特色,即干茶色澤綠中帶黃,湯色綠中透黃,葉底綠中顯黃。成品都勻毛尖色澤翠綠、外形勻整、白毫顯露、條索卷曲、香氣清嫩、滋味鮮濃、回味甘甜、湯色清澈、葉底明亮、芽頭肥壯。都勻毛尖茶在色、香、味上,講求嫩綠明亮、清香、醇爽。
都勻毛尖
8、六安瓜片
品質特點:外形似瓜子形的單片,不帶芽梗,自然平展,葉緣微翹,色澤寶綠,富有白霜,清香高爽,滋味鮮醇回甘,湯色清澈透亮,葉底綠嫩明亮。六安瓜片分名片和瓜片1~4級,以名片為最優。
六安瓜片茶不僅可消暑解渴,而且還有極強的助消化作用和治病功效,明代聞龍在《茶箋》中稱,六安茶入藥最有功效,因而被視為珍品。
六安瓜片
9、君山銀針
品質特點:君山產茶歷史悠久,唐代就已生產、出名,因茶葉滿披茸毛,底色金黃,沖泡后如黃色羽毛一樣根根豎立而一度被稱為“黃翎毛”。其成品茶芽頭茁壯,長短大小均勻,內呈橙黃色,外裹一層白毫,故得雅號“金鑲玉”,又因茶芽外形很像一根根銀針,故名君山銀針。
沖泡后,開始茶葉全部沖向上面,繼而徐徐下沉,三起三落,渾然一體,確為茶中奇觀,入口則清香沁人,齒頰留芳。
君山銀針
10、信陽毛尖
品質特點:信陽毛尖品質高上,外形細秀勻直,顯峰苗,色澤翠綠,白毫遍布。內質湯色嫩綠、鮮亮,香氣鮮嫩高爽,葉底嫩綠明亮、細嫩、勻齊。特級品展開呈一芽一葉初展。
信陽毛尖
11、云南普洱茶
品質特點:芽壯葉厚,葉色黃綠間有紅斑紅莖葉,條形粗壯結實,白毫密布。香氣高銳持久,帶有云南大葉茶種特有的獨特香型,滋味濃強富于刺激性;耐泡,經五六次沖泡仍有香味,湯色紅濃,具獨特陳香,滋味純和回甘。
云南普洱茶
12、蒙頂甘露
品質特點:主產于四川蒙頂山。外形緊湊多銀毫、嫩綠色潤,香氣馥郁芬芳鮮嫩,外形美觀,淺綠油潤,香氣高爽,味醇甘鮮,茶形狀纖細,葉整芽泉,葉嫩芽壯;色澤嫩綠油潤;
湯色:茶湯似甘露,碧清微黃,滋味鮮爽,濃郁回甜。 嫩綠色潤,內質香高而爽,味醇而甘,湯色黃中透綠,透明清亮,葉底勻整,嫩綠鮮亮;香馨高爽,味醇甘鮮,沏二遍時,越發鮮醇,使人齒頰留香。
蒙頂甘露
13、白毫銀針
品質特點:白毫銀針芽頭肥壯,遍披白毫,挺直如針,色白似銀。福鼎所產茶芽茸毛厚,色白富光澤,湯色淺杏黃,味清鮮爽口。政和所產,湯味醇厚,香氣清芬。
白毫銀針泡飲方法與綠茶基本相同,但因其未經揉捻,茶汁不易浸出,沖泡時間宜較長。一般每3克銀針置沸水燙過的無色無花透明玻璃杯中,沖入200毫升70~75度開水,開始時茶芽浮于水面,5~6分鐘后茶芽部分沉落杯底,部分懸浮茶湯上部,此時茶芽條條挺立,上下交錯,望之有如石鐘乳,蔚為奇觀。約10分鐘后茶湯泛黃即可取飲,此時邊觀賞邊品飲,塵俗盡去,意趣盎然。
白毫銀針
好茶主要分布在哪里?
中國有20個省市自治區產茶,他們分別是浙江、福建,安徽,江蘇,江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廣西,廣東海南,河南,陜西,山東,甘肅,臺灣,西藏,上海,重慶。上述產茶省市區,按照所處的地理位置,生態條件和茶葉生產特點,可以分為四個茶產區,西南茶區、華南茶區,江南茶區,江北茶區。
①西南茶區——又稱“高原茶區”
中國茶葉主要產地,西南茶區 ,又稱“高原茶區”云貴高原為茶樹原產地中心。地形復雜,有些同緯度地區海拔高低懸殊,氣候差別很大,大部分地區均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冬不寒冷,夏不炎熱。土壤狀況也較為適合茶樹生長,四川、貴州和西藏東南部以黃壤為主,有少量棕壤;云南主要為赤紅壤和山地紅壤,土壤有機質含量比其他茶區更豐富。本區具有立體氣候的特征,年平均氣溫為15--19℃,年降水量為1000--1700毫米。
②華南茶區——又稱“南嶺茶區”
中國茶葉主要產地,華南茶區,又稱“南嶺茶區”有喬木、小喬木、灌木等各種類型的茶樹品種。區內水熱資源豐富,土壤肥沃,茶區土壤以磚紅壤為主,部分地區也有紅壤和黃壤分布,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豐富。該區以生產紅茶、烏龍茶為主。還是生產烏龍茶、白茶、六堡茶、花茶等特種茶的重要生產基地,年平均氣溫為19--22℃,年降水量在12o0毫米--2000毫米。
③江南茶區——又稱“中南茶區”
中國茶葉主要產地,江南茶區,又稱“中南茶區”,種植的茶樹以灌木型為主,少數為小喬木型。茶區大多為低丘、低山,只有少數在千米以上的高山,如安徽的黃山,福建的武夷山,江西的廬山,浙江的天目山、雁蕩山、天臺山、普陀山等。這些高山,既是名山勝地,又是名茶產地,黃山毛峰、武夷巖茶、廬山云霧、天目青頂、雁蕩毛峰、普陀佛茶均產于此。茶園分布于丘陵地帶,土壤多為黃壤,部分為紅壤
全區基本上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為15℃--18℃,冬季氣溫一般在-8℃,年降水量1400毫米--1800毫米。
④江北茶區——又稱“中北茶區”
中國主要茶葉產地,江北茶區,又稱“中北茶區”種植的是灌木型中葉種和小葉種茶樹,生態環境和茶樹品種均適宜綠茶生產。茶區土壤多屬黃棕壤或棕壤,是中國南北土壤的過渡類型。加之,本區不少地方,晝夜溫差大,有利于茶樹有機質的積累,因此,所產綠茶具有香氣高、滋味濃、耐沖泡的特點,如信陽毛尖等,最北的茶區,茶區年平均氣溫為 15℃--16℃,冬季絕對最低氣溫一般為-10℃左右。年降水量較少,為800毫米--1100毫米。